上月,在國美零售(0493.HK)提出“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實施路徑、構建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的階段性目標后,全行業可謂是反響強烈。為了確保計劃的有序實施,國美零售與大股東控股的國美管理簽訂了五大業務托管協議,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帝峰證券法發布研報稱:“國美零售大股東注入優質資產包,將釋放千億級增量價值”。
根據托管協議簽訂的內容,國美零售在未來三年管理期內,可以獲得高達28億人民幣的管理服務費用。同時五大業務均處于萬億級賽道,比如打扮家切入的家居家裝市場經國美內部測算有3萬億體量規模,國美窖藏切入的酒水市場同樣有萬億體量。五大業務中如若有1-2項業務脫穎而出,就能為國美帶來百億級平臺收入與千億級估值增量,重構國美上市公司的底層價值邏輯。
值得關注的是,國美管理大股東做出了“上不封底、下游兜底”的無風險承諾,這使國美零售可在不存在系統性經營風險的前提下,保留確定性收益。眾多財經分析師認為,大股東此舉堪稱神來之筆,為國美零售從底層融合五大業務提供了切實保障和便利,預期可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夯實國美全鏈路、全模式和全業務的發展閉環。
今年是國美成立的第34年,如果說在線下賣場時代國美采取的連鎖路線是重資產模式,那么如今國美通過托管協議等方式構建全零售生態,就是將經營模式由重變輕。在托管協議簽訂之前,國美零售還與國美管理簽訂了另一項重要協議,那就是通過輕資產租賃模式拿下了國美商都與湘江玖號等三處物業長達近20年的經營權,這為國美后續進行線下體驗升級節省了大量可預見的運營開支,實現了經營層面的降本增效。
為了匹配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的戰略資源,國美還對集團公司與托管公司的人事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清晰劃分了核心高管的職責。此舉使得產業鏈閉環公司能迅速調集資源,實現線上線下全場景、供應物流數據全鏈路的整合,以集約化優勢挖掘家電、家用、家居、家裝與家服務五大市場的增量空間。
今年,國家號召互聯網企業開放外鏈,實現互聯互通。至此,互聯網進入融合開發發展新階段。而國美提出的“全零售”的本質即是將自身的零售新基建能力共享出來,與行業上下游企業開放協作,實現全行業共建與共創,希望最終實現全零售行業的共同繁榮。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認為,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與政策趨勢是保持同頻共進的,這是一條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正確道路。正所謂“欲利己 先利人”,在助推全零售行業共同進步的過程中,國美也會完成自身價值的重塑,幫助眾多第三方低成本地打造自主可控的經營新主場,與行業合作共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