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安縣鵬程農業會議室內,依安縣象嶼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第一屆農企對接會如期召開。縣內主要涉農金融機構、農資生產企業、各鄉鎮負責人及新型經營主體代表,共同商討解決土地規模經營主體、農戶在備春耕資金籌措、農資購擺等方面難題,切實搭建農企間互惠共贏、合作互利的平臺,助力依安縣土地規模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在今年春耕生產中的有效推進。
近一個時期以來,依安縣立足實施高端食材供應大廚房培育、農業發展質量提升等“四大工程”,加快發展綠色有機高端食品產業,在緊緊圍繞土地規模經營這一課題上,不斷推動土地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集中,探索出了破解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家庭生產向規模經營轉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的有效路徑。通過提高土地規模經營和生產標準、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步伐、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充分釋放土地規模經營效益。同時,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讓優質農業社會化服務資源自主高效地流動起來,實現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的有效對接,真正把農業社會化服務做大做強,為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依安縣把土地規模經營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采取“4+2+N”的模式,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民四個主體重要作用,搭建土地交易、三權分置兩個平臺,強化農機、農資、農藝、保險、社會化服務等N種要素保障,通過地價評估,串地、換地等做法,全縣落實土地規模種植面積209.3萬畝,占全縣旱田耕地面積的59.05%。依托規模經營開展土地托管,應用農墾標準耕種模式,有效提高備耕準備、生產管理等多環節標準化水平。
在統籌抓好村屯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戰役助耕“春雨助農行動周”系列視頻培訓活動,培訓各類經營主體2000余人次。目前,全縣需要種子1.55萬噸,農藥、除草劑約3900噸,化肥約11.0萬噸,農膜160噸、0號柴油約1.4萬噸。目前,訂購、下擺達到70%。縣內建行、郵儲、農行、信用社等單位,正在下發農業貸款,貸款規模可以滿足春耕生產需求。同時,秸稈離田、農機具檢修都在穩步推進。(陳丹華記者邸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