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的壓力之下,市場關于需求的擔憂再起,昨日有色金屬品種多數飄綠,呈現普跌態勢,其中,滬錫和滬鎳主力合約跌幅靠前,分別走低5%、2.79%,滬銅、滬鋁、滬鋅主力合約分別收跌0.94%、0.69%、1.75%。滬鉛主力合約則以0.14%的漲幅成為有色板塊唯一收漲的品種。
“近期公布的海外經濟數據整體不佳,例如,美國3月份PMI制造業指數繼續創出新低,3月份ADP新增就業人數大幅不及預期,市場交易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增加,對金屬市場整體形成拖累。”中原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劉培洋表示。
在長開經貿場外衍生品部屈亞娟看來,有色板塊的集體走弱也是海外銀行業危機之后市場情緒較為謹慎的體現。
(資料圖)
此外,屈亞娟表示,昨日有色下跌行情也是對3月底向上反彈力度較大的修正,基本面上需求偏弱的格局并沒有實質性的轉變。“壓制有色價格的因素主要來自基本面層面,像銅、鋅、鎳,供應增長相對確定,而需求盡管有邊際改善,但增量有限,且錫還面臨著高庫存的壓力;當然,宏觀面上衰退邏輯的重演,系統性風險頻次加大的擔憂,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屈亞娟說。
特別是對于領跌板塊的滬錫來說,劉培洋表示,近期國內錫去庫不及預期,庫存水平仍舊處于相對高位,下游電子需求依舊疲弱,缺乏亮眼表現,基本面對錫價形成拖累。
值得注意的是,LME銅庫存持續下滑,可能為銅價帶來相應支撐。“一方面,全球供給端短期有所收緊,衛星監測機構的數據顯示3月份全球銅冶煉活動下降。智利銅業委員會稱,2月份智利銅產量同比下降3.4%。另一方面,庫存里的銅可能出現了轉移,近半個月以來COMEX市場的銅庫存大漲24.4%。但如果全球的銅總庫存持續下降,對銅價將會形成明顯支撐。”劉培洋表示。
“事實上,3月以來,LME銅庫存基本就徘徊在低位,少量的出庫就會引起較大的變化。LME銅庫存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亞洲,亞洲的量較年初是有增長的,歐洲的庫存和注冊倉單下降較快,海外冶煉產能相對穩定,俄烏沖突之后,俄羅斯的精銅難以進入歐洲補充,也造成了庫存偏低的現狀。”屈亞娟表示,LME銅庫存的低位,會對價格有一定的支撐,截至4月6日,注銷倉單占比為44.75%,略偏高,不過,LME0-3現貨基本在平水附近,擠倉風險尚不高。
對于有色金屬后市行情,屈亞娟認為,短期來看,有色金屬板塊或將振蕩為主,上方存在壓力,但下方尚有支撐,大部分品種庫存總體低位,價格若有下滑,則會刺激需求的短期回升,且美元指數整體偏弱。
美國銀行證券認為,中國經濟的重新加速會推動鋁和銅的價格上漲至年底。對此,屈亞娟表示,中國經濟的復蘇,只是銅鋁價格需求端的其中一個因素,3月是年后國內制造業恢復的小旺季,本身預期較高,但實際的需求放量卻并不很理想。行業內卷嚴重,中小企業的處境艱難,且價格一旦有大幅拉升,對下游需求的抑制就會顯現。另外,還需關注供給端和宏觀擾動,一季度有色金屬中游冶煉利潤尚可,供應增加,二季度部分銅冶煉廠有檢修,但在利潤刺激和新增產能投放之下,影響量或有限,且進入豐水期后,電解鋁產量預計也有增長。宏觀面上,盡管處于緊縮政策的尾聲,但高利率背景下,系統性風險不容忽視。
“目前國內經濟處于復蘇階段,政策端相對較為平穩,最新的PMI數據顯示,3月份的增速相對于2月份有所減緩,因此,對有色金屬市場的的支撐也是較為穩定。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宏觀市場的一大特點是美國經濟的衰退預期,對有色金屬會形成一定壓力。因此,一旦二季度之后,美國經濟衰退幅度不及預期,利空可能變為利多,疊加國內市場整體偏好,有色金屬上漲或會有更好的表現。”劉培洋表示。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