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周五,乙二醇期貨突然大跌,截至收盤,主力2305合約跌3.42%。當晚夜盤,乙二醇期貨繼續下跌,截至夜盤收盤,乙二醇期貨主力合約跌幅1.11%。
一德期貨聚酯分析師鄭郵飛表示,前期乙二醇價格持續上漲,一方面,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終端訂單出現一部分應季尾單,同時疊加投機備貨需求,終端訂單短期放量,織造開工短期上升,帶動聚酯原料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宏觀方面前期政策利好不斷,市場對于明年預期較好,帶動商品整體上漲。此外,乙二醇處于估值低位,價格向上修復,也在正常波動范圍之內。
乙二醇價格在上漲一段時間后,鄭郵飛認為,前期的預期利好逐步兌現,前期驅動上漲的因素又發生一些變化。一是終端需求,開工受到疫情影響,前期開工恢復的態勢并未能持續,本周織造開工出現了下滑,對于原料需求減弱。二是乙二醇本就處于過剩階段,新產能仍在不停地上馬,本周存量產能開工又有恢復。市場在走過一波宏觀預期邏輯后并沒有出現新的利多,同時基本面利空接踵而至,因此再次交易弱現實的邏輯。
鄭郵飛分析稱,從基本面看,乙二醇整體處于絕對過剩的狀態。近年上馬的民營煉化對應的產能都非常大,規模和效益兼具優勢,從全球角度看,乙二醇已經出現過剩,對國內而言,之前煤化工是邊際產能,需要不斷擠壓煤化工的開工來實現平衡。不過,從當前的格局看,煤化工開工維持在30%左右,剩余的基本都是競爭力相對較好的,繼續擠壓的空間較小。油化工方面,整體開工受整個煉廠乙烯物料平衡的限制,開停工彈性不大。EO與EG的切換受EO消費半徑的影響量級有限,EG總體產能過剩。增量方面,國內乙二醇新產能仍在不停地投放,近日,盛虹100萬噸/年的乙二醇裝置于12月初開車,鎮海煉化80萬噸/年裝置投產在即,對于乙二醇將是較大的利空。需求方面,前期終端開工有回升,但近期受疫情影響再次回落,春節前需求總體呈現季節性偏弱的特點。“在當前低進口格局的背景下,乙二醇仍維持弱平衡的狀態。”
“乙二醇期貨價格下跌主要是因為供需基本面弱勢。”新湖期貨乙二醇分析師楊思佳表示,從供應端來看,乙二醇本周開工率逐步回升至59.14%,環比上升3.14個百分點,其中煤制開工負荷在41.63%,環比上升3.07個百分點。需求方面,上兩周由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織造企業有原料補庫意愿和尾單追加,終端需求大幅好轉,不過本周起需求再度減弱,支撐性不足,企業開工受到較大影響。聚酯企業本周開工率66.8%,延續下滑態勢。近期乙二醇供應增加,需求減少,處在累庫周期內,供需面弱勢造成價格下跌。
“目前主導乙二醇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在于高庫存壓力,2—3個月內乙二醇仍是累庫格局。不過,乙二醇估值一直很低,下跌空間較小,預計行情振蕩磨底,在前低附近支撐比較強。”楊思佳表示。
鄭郵飛表示,在乙二醇偏過剩的背景下,估值已處于較低的位置,當前受宏觀以及情緒面影響較大。在當前弱需求面前,乙二醇不具備大幅上漲的驅動。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