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 庫存周期:主要是對工業品而言,大約是 40 個月的時間,主要分為主動建庫存的價格上漲階段、被動建庫存的價格下跌階段、主動去庫存的價格下跌階段、被動去庫存的價格上漲階段。
2. 主動建庫存階段,經銷商發現下游需求旺盛,預期未來價格會繼續上漲,就會積極囤貨,將手中的資金轉化成具有增值空間的資源,價格上漲時出售獲利;在主動去庫存階段,經銷商發現下游需求萎縮,預期未來價格會繼續下跌,就會積極拋貨,將手中具有貶值空間的資源轉化成資金,通過降價手段實現資金回流。
3. 工業庫存主要是指廠商的囤貨,社會庫存主要是指經銷商的囤貨。當工業庫存和社會庫存雙雙累積時,說明下游需求不好,工廠和經銷商出貨不暢;當工業庫存下降,而社會庫存增加,說明經銷商可能看好未來商品的價格,逢低囤貨,逢高出售,例如冬儲;當工業庫存增加,而社會庫存減少,說明商品價格過高,經銷商擔心下游無法承受高價格,所以不敢囤貨,這個時候迫于流動資金的壓力,廠商有可能會降價出售,回流資金。
4. 產區庫存可以理解為工業庫存,而銷區庫存可以理解為社會庫存。對于有色品種來說,不僅要注意上海的庫存,也許要注意 LME 的五場庫存。如果上海和 LME 庫存雙降,說明需求比較不錯;如果上海和 LME 庫存雙升,說明需求并不樂觀;如果上海和 LME 庫存在玩翹翹板,說明可能是由于跨市套利導致的現貨在不同交易所之間轉移,并非需求好轉。
5. 注意庫存還有顯性庫存和隱性庫存之分,對于我們能公開獲取數據的大都是顯性庫存,而有的行業還存在著隱性庫存。
(文章來源:財達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