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際鎳研究小組(INSG)于2022年10月17日和18日舉行了會議。來自成員國的政府和行業代表、觀察員和若干國際組織參加了會議。
政府和行業參與者在INSG會議期間廣泛討論了當前鎳市場趨勢。疫情和烏克蘭局勢的綜合影響導致了能源限制、更高的通貨膨脹和更低的經濟增長,這導致全球商品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
INSG預計2022年不銹鋼行業將出現負增長,電動汽車(EV)電池中鎳的使用量將增加。預計2023年,這兩個行業都將擴大規模。
預計印尼的鎳生鐵(NPI)產量將繼續上升,而中國的NPI產量將進一步下降;印尼NPI向高冰鎳的轉化將激增。同樣在印尼,高壓酸浸(HPAL)工廠正在嘗試繼續提高氫氧化鎳鈷(MHP)的產量。這兩種鎳中間品(高冰鎳和MHP)將出口到中國,進一步加工成硫酸鎳,生產電動汽車電池。
2021全球原生鎳產量為261.2萬噸,消費量為277.5萬噸,2021的鎳市場供應缺口為16.3萬噸。
INSG預計2022年原生鎳產量預計將達到303.6萬噸,至2023年將達到338.7萬噸;2022年和2023年原生鎳消費量預計增加到289.2萬噸和321.6萬噸,2022年和2023年鎳市場平衡將轉為過剩14.4萬噸和17.1萬噸。
從歷史上看,供應過剩與LME可交割品有關,但2023年過剩將主要歸因于非標品鎳(主要是硫酸鎳)。
(文章來源:我的鋼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