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東明 實習生 張若琂
“我們搬家啦。”近日,老韓兩口子終于搬離了那個“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的家,并把好消息發給了親朋好友。幾年前老韓和鄰居曾是信訪“常客”,原因是其所在小區因年久失修破舊不堪……
老韓的信訪難題得以化解,源于近年來上海市青浦區致力打造的“家門口”信訪服務體系。老韓所在居委的信訪代理員在廣泛征集了居民關于集中改造的建議后,形成報告遞交到了趙巷鎮黨委政府,趙巷鎮通過征集建議在前,協調實施在后,全程跟蹤保障的工作機制,確保信訪問題解決到位。
記者在趙巷鎮了解到,該鎮在打造“家門口”信訪服務體系中,積極探索“黨建+法治+信訪”模式,以村居“一站兩中心”“客堂間”“法理堂”為載體,充分整合基層治理資源,為群眾提供“點單式”服務;同時廣泛建立信訪代理網,實現所有村居“全覆蓋”,讓信訪代理員“替民說、代民走、為民辦”,切實為群眾反映訴求、解決問題。2022年,該鎮成功入選上海信訪“家門口”服務體系十大優秀案例。
趙巷鎮黨委書記徐玨說,“‘家門口’信訪服務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落地之舉,在黨建引領下,我們嚴格落實領導包案制、信訪聯席會議制和領導下訪制,確保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化解矛盾、糾紛,同時我們積極探索多元矛盾化解機制,努力踐行‘少跑一里路、只進一扇門、解決一攬事’的民生服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