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 今年以來,山東省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牢牢把握法院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強化服務意識,努力為轄區企業打造更加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該院運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在行業協會和企業建設“E+智慧法庭”,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訴訟服務平臺和“淄惠企·服務企業云平臺”,打造法院與行業協會、企業“互聯互通、有機銜接、信息共享、在線調解、在線庭審”的智慧平臺,及時了解企業法律需求。同時,在行業協會、部分企業和鎮(街道)、村(社區)設立20余家“法官工作室”“助企工作站”“代表委員聯絡站”,成功調解案件100余件;建立專業志愿服務隊伍,成立臨時黨支部,特邀人民調解員擔任調解服務專員,要求法官和調解服務專員每周至少一次深入行業協會及企業調解涉企糾紛。
淄博高新區法院持續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加強速裁團隊建設,全面推行“調解為主、速裁支撐、精審‘兜底’”的辦案模式,將調解貫穿案件處理全過程;按照“1+1+3+4”的人員配比,重新組建4個速裁團隊,修訂分案規則,加強內部挖潛,力爭用20%的力量辦好80%的案件,努力將矛盾糾紛訴前化解比例提高到60%以上。速裁團隊成立至今,新收民事案件6532件,審結6312件,取得了“簡單案件快審,疑難復雜案件精審”的良好效果。此外,該院大力推進無紙化辦案改革,通過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實現全院速裁案件無紙化辦案全覆蓋;加強訴訟輔助事務集約化管理,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縮短10余天。
為及時兌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淄博高新區法院建立健全執行聯動機制,與金融機構建立“一對一”“點對點”溝通渠道,查控追收“三無”企業財產。同時,進一步規范終本案件執行程序,針對回避、拒絕、拖延履行法律義務的企業股東、高管、實際控制人等,實行終本案件社會公示制度,定期將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或者發現的財產不能處置的終本案件在本院微信公眾號上予以公示,加強社會各界、人民群眾對執行案件的監督。截至目前,該院新收執行實施類案件2475件,執行結案2104件,結案率達85%。
此外,淄博高新區法院堅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維護企業生存發展并重原則,建立破產企業職工權益保障機制,依法審理拖欠工資、大規模裁員、解除勞動合同、追索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等勞動爭議類案件。同時,扎實推進府院聯動,建立破產企業職工債權認定、清理、托底保障、支付繳費等聯合機制,完善破產資產協調聯動機制,進一步規范企業破產資產處置工作;建立破產案件中涉金融機構協作機制和征信系統信用修復機制,形成關于強化涉金融協作機制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積極挽救有重整價值的企業,最大限度盤活閑置資產,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譚杰 趙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