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天天觀天下!“靠用AI作圖,我開始盈利了”:大齡被裁員,我發現AI才是出路

    2023-06-29 07:44:52    來源:谷雨實驗室    

    拆解最受關注的AI爭議,還原不帶濾鏡的“AI新世界”。本期聚焦AI作圖引發的機遇與討論

    有人將2023年稱為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元年。先是ChatGPT橫空出世,讓人們驚嘆于機器可以達到的“聰明”程度,再是“以假亂真”的AI制圖風靡網絡——比如AI生成了特朗普被捕的圖片,其可笑程度和逼真程度都讓人嘆為觀止。


    (資料圖片)

    2023年4月,德國攝影師BorisEldagsen走上索尼世界攝影獎頒獎晚會的舞臺,宣布自己的獲獎作品——一幅名為《電工》的兩個女人的肖像,是使用AI生成,在此之前,這幅肖像已經在倫敦薩默塞特宮進行展覽——如果他不說,似乎沒有人會發現。攝影師表示自己拒絕領獎。

    EldagseAI生成作品“假性記憶”(Pseudomnesia)系列之《電工》?BorisEldagsen

    “眼見為實”的時代似乎就要過去了,未來屬于“無中生有”。在AI面前,人眼將失去分辨的能力。AI將把我們的生活推到哪個方向?即使最睿智的科幻作家也會眾說紛紜。但毋庸置疑的是,沖擊已經開始,還是以超出我們想象的速度發生。

    我們和拒絕領獎的德國攝影師、國內的AI生圖使用者,以及攝影研究者聊了聊,關于他們感知到的未來。當下的AI制圖,即使是最主流的Midjourney,依然有一些bug,比如圖像中畸形的肢體,出錯的文字。但一位研究者已經提出了有趣的說法,未來分辨一張紀實圖像是否由AI生成,判斷標準可能是它過于完美——這超出了人類的普遍能力。當然,換句話說,這也將成為焦慮的來源:我們會被AI取代嗎?

    “使用AI的確讓人上癮”

    德國藝術家、攝影師、AI創作者BorisEldagsen

    4月14日的索尼世界攝影獎(SWPA)頒獎典禮上,我拒絕了領取獎項。獲獎作品《電工》是我在2022年8月通過AI生圖軟件DALLE2創作的“Pseudomnesia(假性記憶)”系列中的一張作品。

    頒獎典禮的第二天早上,《電工》從倫敦薩默塞特宮的展覽墻上消失了。AI生成圖像和攝影是不同的東西。攝影界需要公開討論什么是攝影,什么不是。我這么做,是希望加快這場辯論。

    創作時,我用了大概20個步驟,先用文本提示生成兩個女人的肖像,然后用outpainting(擴展)和inpainting(修復)的方式來改變已經生成的圖像細節。這個過程就像畫畫,用鉛筆在紙上勾畫,如果不喜歡某個部分,就擦除,重新畫。《電工》中,我改變了女人的外衣、手部等。

    Eldagse和他的AI生成作品《電工》?Alex Schwander

    AI不是攝影,那它是什么?秘魯攝影師ChristianVinces在Facebook上推薦了一個術語:“promptography”。Photography是用光線(photo)創作,而promptography是用提示詞(prompt)創作。

    作為攝影師,我習慣拍攝夜間的柏林。15年過去,這些地方依然能夠讓我感到驚喜,溫暖的夏夜,人們在城市出沒,許多我從未想到的事情正在發生。這也是我喜歡攝影的一點:有我不可掌控之物,但我可以拍下這個瞬間。我像夜晚的飛蛾一樣,循著現場光源工作。

    Eldagse攝影作品POEM#03?BorisEldagsen

    AI則完全不同。如果我愿意,我不需要離開電腦,就能改變地點、模特、相機配置。這是一種藝術自由的實現,我能夠憑借我的想象力工作,不局限于某個地方、溫度和光線。我非常喜歡這一點。使用AI的確讓人上癮。我上一次這么著迷于一件事,還是30年前我剛剛開始學習藝術的時候。

    這個過程中,我使用的是作為攝影師和藝術家的知識。你需要了解攝影,在AI中描述前景、背景、顏色、光線,描述生成類似哪種相機鏡頭、快門速度拍攝的圖片,可以描述圖片分辨率,還可以描述情感。

    過去,攝影取代了繪畫中對于現實世界描繪的部分,繪畫則變得更具實驗性。我覺得AI對攝影的影響可能正好相反:攝影剩下的功能就是它紀實的部分,其他的都能夠被AI豐富、增強或者被接管。

    EldagseAI生成作品“假性記憶”(Pseudomnesia)系列之《幻覺》?BorisEldagsen

    不過,AI會帶來真實性的問題。我在德國看到的情況是,生成的“假”圖片的數量將遠遠超過真實圖像的數量。Photoshop已經帶來過真實性的問題,但使用Photoshop來以假亂真,需要一定的技能和教育水平,并且仍然需要原始的照片素材來進行處理。然而對于8歲到88歲的人來說,AI生圖都非常容易使用。對公眾的困難是,如何才能知道什么事情真正發生了?事實會被操縱,最終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能保證真實性的方法是進行事實核查,但這對于大多數印刷媒體來說成本都很昂貴。在德國,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由公民或國家共同出資的系統去應對這個問題。

    至于版權方面的問題,從網絡收集的訓練材料目前的使用是合法的,但我認為不公平。還有一點是人們沒有意識到的,如果你的作品風格能夠用文字來描述,你甚至不需要出現在訓練材料中(就能夠被AI使用)。

    EldagseAI生成作品“假性記憶”(Pseudomnesia)系列之《軀干》?BorisEldagsen

    我希望AI生成的圖像能夠獲得版權保護,但作者需要成為主導AI創作的人。德國有Sch?pfungsh?he(“原創水平”,指區分受保護和未受保護作品的版權標準),我擁有我創作AI作品的版權,這意味著我不僅僅輸入了簡單的語句,還有非常復雜的提示詞和操作,是由我來決定創作如何繼續下去。但如果只是輸入文字,那這是我的作品嗎?還是AI的作品?

    我了解到,攝影師們已經在遭受AI的沖擊。一些給予攝影師工作機會的雜志、報紙、機構,正在試圖去生成圖像。年輕攝影師們應該主動去探索AI,而不是等待AI變得越來越復雜(再去使用)。他們可以憑借作為攝影師獲得的知識,在AI生圖中達到更高的水平。我相信未來會有新的職業提供給那些使用AI生成圖片的人。

    今年2月,我舉辦了一次AI生成圖片的展覽,在留言簿上,人們對于AI的態度是分化的。有人覺得AI很有趣;有的人討厭它,認為這里面沒有創造力,機器做了所有的事情。以前,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說攝影師是偷懶的畫家,這也是現在許多攝影師對AI的看法。

    今年,我會做一個融合二戰時期照片和AI技術的項目。我父親曾經參與過二戰,但他從不言說它帶來的影響,直到臨終前,戰爭的創傷記憶又卷土重來。這種創傷不會隨著戰爭結束而消失,而是在家族中延續。我經常想,當他在醫院里產生幻覺時,他都看到了什么。之前我收集了許多那個時期的照片,這些照片存放了15年,現在我想做的是用AI改變這些真實的照片,去重現創傷。

    我可以證明,我是一個非常好的攝影師,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圖片藝術家。同時熱愛這兩項工作是可能的,并且我可以同時為二者而奮斗。

    “我用AI生成的圖片被攝影雜志推薦了”

    前大廠產品設計師、AI使用者William

    一個多月前,我用Midjourney做了一張圖,是一個穿粉色雨衣的人。靈感來源于我喜歡的一個攝影師。

    輸入關鍵詞時,我用了“pinkplasticfilm”“foggy”“streetpedestrians”,設定主體和場景,標注了“1990s”(年代)。圖片的風格我選用比較經典的相機或者膠片的型號來設定,比如佳能R5,賓得67,Midjourney就能很輕松地去實現照片的質感。

    AI花了半小時左右就生成了這張人物作品。我平時喜歡街拍,在社交平臺發表作品的時候習慣帶上話題,這張發出去時也帶了街頭攝影、AIGC等話題,就被一本日本攝影雜志選中(在社交平臺)推薦了。

    William用AI生成的圖片被雜志賬號推薦?William

    第二天,這張圖被撤下來了。一開始在描述圖的時候,我寫了是Midjourney生成的,有可能雜志第一天沒看到介紹,后來發現了。畢竟是AI作品,不是真實的拍攝,可能不符合雜志的理念。

    我把圖片發到社交平臺之后,大家很喜歡,有人問雨衣女孩的圖片是拍攝的嗎?我就會解釋,有的人還沒有了解過AI生圖,對這個效果也感到非常震驚。

    之前北京揚沙,我利用AI做了沙塵和辦公室結合的一組創意作品。我想生成一整套創意作品的作品集。我比較喜歡用AI表現創意的這個方向,形式不拘泥于真實照片,這種創造性的東西才是作為人類或者設計師去追求的東西。

    William在社交平臺分享AI作品?William

    我認為是我和AI共同創作了這些作品。首先AI的想法需要人來輸入。在做辦公室系列的時候,我一開始指定AI生成人,出現的就是穿西裝的男的,我就把關鍵詞改為男人和女人,進行微調,畫面就開始出現女性角色。這是人和AI互動,AI還是一個工具的身份,來輔助配合。

    沒有AI的情況下,創意攝影的拍攝成本會非常高,現場的調度、打光都是成本,用AI大幅節省了前期的消耗。有的初階攝影師不知道場景如何布置、如何布光,可以利用AI去生成概念圖后,再去搭建場景,反推布光的位置進行拍攝,這樣作品完成度會比較高。還有些場景和時機,不可能真實地拍到。我想把極光放在熱帶地區可不可以?如果有AI,就可以把完全不搭界的東西組合,看AI可以帶來哪些驚喜和創意,也許給攝影師或者設計師新的靈感。

    William的AI作品《Little monky in the rain》 被vogue網站收錄 ?William Fang

    我是82年的,之前在互聯網大廠做過產品設計師,也做過高級創意。這兩年因為疫情,包括自己年齡,受沖擊蠻大的。去年5月,公司說由于業務需求和人力過剩的原因,裁了30%的人,我也在其中。聽說今年又裁了一批,應該受了些AI產業的影響。

    被裁員之后,我收入減少了大概三分之二左右。目前,我獨立做與品牌、設計相關的工作,AI能夠輔助我完成部分我不擅長的工作。我本身不是程序員,就會利用ChatGPT的輔助寫簡單的代碼。

    William的AI作品 ?William Fang

    我開始用AI盈利了。最近我給一家銀行做了一套網站設計和插圖,項目總金額大概兩三萬,用AI做完這個項目大概花了一周時間。(AI生成的效果)幾乎是一稿過。

    我發現AI才是未來的出路,也可能是我們這種大齡從業人員的方向。我想利用基礎工作掙一些資金,未來準備創業。有AI的輔助,我感覺信心又回來了。

    但我依然保持著街拍的習慣,隨身帶著相機。用AI生圖和街拍,創作的方法完全不同。拍攝是一種體驗,一種等待,一種尋找的樂趣,有時候街拍會有令人驚喜的巧合出現。像英國涂鴉藝術家Mr.Doodle的作品,就是享受過程,大家都愛看他現場創作,變成一種行為藝術。AI可以實現這個作品,但作者和觀眾的興趣已經轉移到欣賞創作過程了。

    “AI創作的問題在于太完美”

    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傳媒學院副教授、攝影理論研究者戴菲

    我覺得AI創作的最主要問題在于它太完美。類比今天陶瓷制作完全可以由機器完成,但拿在手里是沒有溫度的,價格也很低,一個手工的茶杯不那么完美,但有人的味道在里面。

    我看到AI做的特朗普被捕的圖片,這種是可以以假亂真,但是你會發現這里面沒有任何曝光失誤、構圖失誤。紀實攝影是有不完美性的。如果日后出現有失誤型的AI,以至于這個圖片跟人拍出來的照片幾乎一模一樣,那可能會出現一些倫理問題。

    擾亂視聽,是人類世界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我記得好多年前有一張新聞照片PS了一只華南虎。AI可能會和PS出現時一樣,最開始人們不太熟悉,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人應該能夠分辨。我有學生能夠用PS畫出一張“照片”,這種就需要依靠技術甄別。沒有特殊用途,只是藝術創作,問題不大。但如果作為新聞、證據,那一定會需要有職業規范。

    攝影的“真實”含義在歷史上也是有變化的。最早的時候人們覺得照相機就是真實世界的復刻,而后人們慢慢意識到,實際上照相機跟真實世界是有差距的,不能完全代表真實運作的客觀世界,所以就產生了反思:從整個拍攝機制來說,其實是被“導演”過的。最初人們可能是無意識的,后來發現光線、機位、曝光時間等都需要設定。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假如我們身體接觸的物質世界是真實第一性的話,攝影是一個人接觸后再經過思考二次轉換的東西。比如攝影家愛德華·韋斯頓拍的青椒、大白菜,(看起來)就像人體、裙子一樣。《論攝影》中,蘇珊·桑塔格借用了古希臘的一個著名的哲學原典“柏拉圖的洞穴”來討論。

    愛德華·韋斯頓攝影作品

    攝影發展出兩條路。第一盡量讓照片更加客觀,所以會呈現諸如像文獻照片或檔案照片這類影像。另有一些人就將它反其道而使用,也就是外表世界看上去是真實的,內在其實是我的藝術創作。(這類人)主要是藝術家。看上去是真實世界的,但其實是藝術家的創作,形成了內外兩張皮,核心跟外表的要義是不一樣的。比如1950年代美國攝影師米諾·懷特,拍的就是真實世界,但其實這個人受到了東方禪學的思想影響,作品是表達一種禪意的。

    假如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了,AI的問題其實也迎刃而解。我覺得未來肯定會出現AI藝術家,外面只是一個殼,里面是他的藝術核心。還有人會去不斷地執著,讓AI做成跟人拍出來的照片一模一樣。所以可能會出現這么兩個大的趨勢,其實跟攝影史上的方向差不多。

    劃分AI創作和拍攝真實照片的邊界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就像10年前攝影去評獎的時候,大家會說這是沒P過的,現在除非是新聞照片,它并不反對(PS)是不是?以題材具體而言,比如新聞上,我覺得二者要有區別,但在藝術或商業創作上,我覺得就沒必要,誰厲害誰上。AI是一種(創作的)工具。

    我大學時候,(攝影)還是膠片為王。最初我不是特別接納數字相機,也是像今天一樣,覺得它的技術不夠好,但是后來數字相機價格越來越親民、技術優化,趨勢就是數字相機取代膠片相機。

    自數字相機出現之后,我感覺攝影會急速衰落,個人覺得日后可能會出現一種更新的機器。我想象不出來,但我覺得照相機可能只是人類目前的一個過渡性產品。

    最近我和攝影圈的人討論,AI做出來的圖特別像(照片),會不會取代攝影師的問題。我覺得每一次人類的技術大潮總是將一些中低端的部分取代掉,我相信未來藝術創作也只是借助AI這種技術手段。

    作者 | 遲拉佻 編輯 | 張瑞 出品 | 騰訊新聞 谷雨工作室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詞:

    上一篇:美媒:拜登使用CPAP呼吸機治療睡眠呼吸暫停,臉上印痕明顯 全球短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