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麗 呂斌
5月17日,法制日報社中國公司法務研究院聯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IP研究院、北京植德律師事務所在2023中國汽車知識產權年會上發布《2022新一代汽車專利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立足于全球汽車行業,分析了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及其關聯零部件在內的新一代汽車在全球的專利情況、前沿專利動態、投融資熱點、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等,并分析了新一代汽車產業創新發展方向和策略,展現出中國在全球新一代汽車專利上的領先優勢,將有力推動汽車行業的突破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機械部副處長陳蓬在發布儀式上致辭表示,新一代汽車的演變,讓整個汽車產業鏈重塑。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是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從全球范圍來看,網聯式智能駕駛已處于規模測試和產業化準備的關鍵階段。從汽車網聯化的各個產業環節看,應用/服務、云平臺、測試技術屬于重要技術環節;網聯化應用服務方面,架構型專利具備較高價值,可重點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云平臺方面,可考慮制定和實施分階段云平臺發展規劃;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方面,可考慮通過研發立項方式引導具備較強技術基礎的創新主體開展技術攻關,盡快實現模擬總線仿真測試技術突破,實現供應鏈安全和差異化發展路徑雙目標。
報告主筆、北京IP研究院上市知識產權咨詢部主任姚李英介紹了《報告》的主要內容,認為全球汽車工業創新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我國,我國新一代汽車廠商在本土市場布局了較多專利,無論是傳統整車廠商還是電動化、智能網聯企業均積累了大量專利技術,從數據看,我國新一代汽車專利占據領先位置。
《報告》指出,全球新一代汽車專利申請總體呈上升趨勢。從有效專利來源地域分布看,全球汽車工業創新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我國,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新一代汽車有效專利的最大來源地。
從重要技術細分領域看,全球新一代汽車有效專利主要集中在車輛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動力電池及其熱管理、電機及其控制、整車、動力裝置和布置、傳動裝置和布置等方面,動力電池、車用半導體器件、數據處理、信息通信、自動駕駛等將成為影響全球新一代汽車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從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看,全球新一代汽車有效專利排名前25名的重點企業集中在日本、德國、美國、韓國與我國部分企業。這表明盡管全球汽車工業的重心雖然開始轉移到中國,但是中國新一代汽車企業仍然需要面對來自美國、日本、德國、韓國這些主要國家整車、動力電池、智能網聯跨界企業的挑戰。
我國新一代汽車專利與全球專利發展形勢基本一致,專利申請快速發展,2002年新一代汽車專利申請量不超過2萬件,2020年專利申請高達24萬多件。動力電池、自動駕駛、數據處理、信息通信、車用半導體器件等將成為影響新一代汽車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中國新一代汽車專利申請趨勢
從申請的重點企業看,我國新一代汽車有效專利排名前20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有70%為我國企業,有30%為外國企業。
具體而言,國外主要利申請人/專利權人為日本的豐田和本田,美國的福特和通用,德國的博世以及韓國的現代。我國的比亞迪、華為、東風汽車、北汽、上汽、一汽、國家電網、吉利、格力、濰柴動力、長城汽車、百度、奇瑞、騰訊等在我國新一代汽車有效專利權利人排名中名列前茅,這表明我國新一代汽車廠商在本土市場布局了較多專利,無論是傳統整車廠商還是電動化、智能網聯企業均積累了大量專利技術。
整體來看,我國在車用半導體器件和混合動力方面布局較弱,東風汽車和吉利汽車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有一定量的專利布局,混合動力技術路線還可以通過其他技術路線來補足,但我國新一代汽車的發展可能將受到車用半導體器件的影響較大。
圖為中國新一代汽車有效專利排名前20位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
(注:混合動力相關的專利也被統計在內,大型車企包括由其主要相關公司)
《報告》重點,分析了新一代汽車在整車、智能網聯、動力電池、混合動力等方面的前沿技術,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
從整車制造企業看,不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均需要面對來自豐田、福特、日產、通用等國外整車廠商的壓力。其中,豐田汽車在多個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我國整車企業,吉利汽車在車輛配件B60R方面布局較多。東風、比亞迪和吉利在電動汽車B60L方面布局較多。我國造車新勢力整體布局與國內外傳統車企相比仍有差距。在混合動力控制F02D、傳動裝置F16H和電流變換裝置H02M等3個方面,我國其他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布局與國外傳統車企相比較弱。東風汽車和吉利汽車在混合動力控制F02D和傳動裝置F16H方面有一定量的專利布局。
在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領域,華為、百度、騰訊與高通、微軟、英特爾在某些領域各自具有領先優勢。在動力電池領域,LG化學、比亞迪、松下各自有布局占優的方面。總體而言,我國的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蜂巢等企業所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技術在全球處于相對頭部位置。未來,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需要加強新材料的研發和其在動力電池的應用。
《報告》顯示,東風公司在汽車知識產權領域進行了全面布局,汽車專利呈現突破性增長態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22年,東風主要相關公司擁有有效專利17381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635件,公開發明專利6069件,有效實用新型9443件,有效外觀設計3303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東風發明專利實現突破性增長,2021、2022年公開量連續位居行業第一。2022年東風公司發明專利公開量6069件,同比增長24.11%,授權發明專利2357件,同比增長127.51%,雙雙位居汽車行業第一;形成了52個高價值專利群;馬赫動力累計布局發明專利369件,打造了四個行業第一;氫能領域累計布局735件發明專利,位列國內主機廠第一。東風公司持續推動專利從數量提升到數量、質量雙提升的轉變。
在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東風技術中心位居全國第十一位、汽車行業第二位。“十四五”期間,東風將在科技方面投入1000億元,推進科技創新“躍遷行動”,重點布局新能源整車共享平臺、三電系統、氫動力研發、電子電氣架構,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持續打造高價值發明專利群,到2025年累計發明專利達到6000項以上,打造超100個高價值專利群,實現價值收益超100億,持續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擔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2011-2021年國內外整車企業在新一代汽車領域專利布局
《報告》建議,我國系統梳理新一代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薄弱環節,進一步優化當前優勢區域創新資源配置,增強長板、彌補短板、快速迭代,通過“官產學研企”的聯動,全面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重視專利技術標準化,提升我國主要新一代汽車企業專利保護、運營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