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東莞市堅持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納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計劃進行推進。市司法局、市普法辦以加強制度建設、優化公共法律服務為抓手,堅持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基層法治水平,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行走在東莞的這個水鄉村落,小橋流水、綠意盎然,處處皆是靜謐怡人的景致,這里就是東莞萬江街道的滘聯社區。然而在幾年前,這里卻還是另一幅景象。河涌黑臭、村民房前屋后雜物成堆,村居環境相對惡劣,集體經濟凋零,滘聯社區也因此曾被列入東莞市欠發達村。2015年,滘聯社區新領導班子組建后,堅持黨建引領、凝聚思想共識,以民主法治村創建為契機,開始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之路。
(資料圖)
萬江街道滘聯社區分別在2015年和2018年成功爭取到東莞市首批幸福村居示范點和美麗村居連片示范項目,然而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卻遠比預想的要艱難很多。
村民阿霞一家為了生活方便,曾在公共用地上搭建雞舍、堆放雜物,環境清理整治工作開始后,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做工作,但阿霞一家依然拒不配合拆除違建。
人民調解員、駐村律師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多次主動登門向村民陳明利害,講明法理,同時勸導村民要放眼長遠,為子孫后代多做打算,大家一起努力,共同營造一個美麗、宜居的村居環境。
在同一時期,位于望牛墩鎮的朱平沙村也遇到了類似滘聯社區的情況,在美麗幸福村居項目推進過程中,為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朱平沙村農民公寓一期工程開始籌建,對此,村里部分村民卻有著不少的疑慮。
針對村民所表現出的顧慮,朱平沙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經過耐心溝通,明確表示,將村民分布零散的宅基地置換收回,統一規劃建設農民公寓,目的是解決群眾住房難題,改善村民居住環境,讓全體村民都能享受“美麗幸福村居建設”所帶來的實惠。
經過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努力、在市司法局的定點幫扶,村民的支持配合下,望牛墩朱平沙村的村居環境治理都得以順利展開。2018年,朱平沙村農民公寓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并交付使用,村民如期搬進了配套設施齊全的新家。
而在萬江街道滘聯社區,經過治理后的村居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們也真正體會了什么叫“宜居鄉村”。
經過五年的努力,滘聯社區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還打通了社區多條出行道路和沿江河岸,全面完善了截污管網和河涌整治,興建了萬里碧道,很多東莞城區以及周邊的市民紛紛慕名而來,綠岸長堤,龍舟競渡、粵韻悠揚的嶺南水鄉畫卷又回來了。
環境的不斷優化,為滘聯社區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聯動發展,目前已成功落戶了三大產業園項目,同時依托本土龍舟、曲藝和醒獅等傳統文化,引進了一批文旅產業入駐,為鄉村產業振興蓄勢賦能。
滘聯社區集體經濟實現了多渠道增收,也為本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三大產業園建成后,預計2024年滘聯社區集體經營收入將從2015年的344萬元增長到2600多萬元,總收入將突破3000萬元,社區總體發展態勢取得了質的扭轉。在滘聯“蝶變”的過程中,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起到了鄉村振興“壓艙石”的作用。
望牛墩鎮朱平沙村,通過依法治理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民主決策,朱平沙村依法淘汰“散亂污”企業,回購了四家企業共61畝工業用地;2009年,通過土地統籌,鎮村聯合開發,建成了科技、臨港兩大產業園,村集體經濟純總資產從當時4220萬元增長到目前的24773萬元,從以前的扶貧村變成現在的經濟強村。在這種驚人的蝶變中,民主法治建設始終貫穿于城鎮管理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朱平沙村先后獲得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市訴源治理示范村等多項榮譽。
截至目前,東莞市共有54個村(社區)成功創建“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其中12個村社區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接下來,市司法局、市普法辦將圍繞廣東實施“百千萬工程”決定的要求,不斷提升基層法治水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真正實現讓法治護航幸福,讓幸福深植民心。(張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