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山東省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并正式發布濟南、青島、淄博、濟寧、威海、日照、臨沂、聊城等8市《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山東省繼2021年10月在全國率先啟動全省域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以來,建設工作進入“縱深實施”階段。
數據顯示,我國青年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已經大幅高于整體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71.1%。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對于促進青年發展、吸引青年人才、激發城市活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讓青年與城市共成長,山東力圖通過發揮政策牽引作用,掃清影響青年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使城市聚集更多青年人才,激發城市創新力和競爭力,讓城市“年輕態”,讓青年“更出彩”。截至目前,山東各市出臺青年發展相關政策109項,縣級出臺202項。
不同城市的經濟基礎、資源稟賦、人口規模、發展特點各不相同,青年自身的成長路徑、發展需求也存在差異。具體工作推進中,山東堅持從實際出發,不設“標準答案”,沒有“固定模板”。山東省青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只提供參考指標,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確定建設目標、制定建設方案與指標體系,讓青年優先發展理念在不同城市有更合適的方案、更豐富的內涵。
濟南市為中低收入青年發放租房購房補貼6.4億元;青島市將青年居住條件改善、交通環境優化等納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淄博市出臺建設青年創業友好型城市25條政策;威海市支持建設青年創新平臺920家;日照市東港區建成啟用城市書房17處、青年人才公寓740套……
為確保工作落地落實,山東通過明確“責任人”,謀劃“路線圖”,讓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更有抓手、更有依托。在工作機制上,各市黨委政府發揮建設主體作用,納入黨政工作大局整體謀劃、統籌推進,由改革辦或相關綜合部門牽頭推進;在工作流程上,各市實施方案,通過市級聯席會、市委常委會、省級聯席會逐級審議后向社會發布;在工作指導上,各地建設周期原則上不低于兩年,持續推進常態建設,省級聯席會議對各市建設工作成效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審定達標后發布認定。
下一步,山東將扎實做好首批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和縣(市、區)建設工作,形成有效示范和牽動;推動省市縣三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更加完善,推動出臺更多體系化、普惠性青年發展政策,讓青年在投身城市發展中更加積極有為;全面深化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的效果,推動青年與城市的創新創造活力相互激蕩,青年與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雙向促進。(趙君 張廣春 張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