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 產經綜合 > 正文

    山地也能種好糧 重慶豐都縣栗子鄉推動山地梯田高效生態種植

    2022-05-07 16:39:58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最是春好處,春耕正當時。4月25日上午,45歲的豐都縣栗子鄉栗子社區村民粱術凡推著旋耕機,在水稻梯田里來回穿梭。

    “水泥機耕道修到了梯田邊,連接每一步梯田,小型農用機械用起來方便多了。”望著今年春季剛落成的水泥機耕道,粱術凡感嘆,過去雖然水稻梯田也用旋耕機,但搬上搬下不太方便,不僅費力還容易摔壞,現在只需沿著緩坡推上推下,再也不摔機器了。

    這片水稻梯田有110畝,是豐都縣栗子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焦永鴻流轉的土地。由于今年新建成了方便小型機械作業的機耕道,焦永鴻只需雇用粱術凡等兩名村民,就能完成全年大米耕種。耕作效率提高后,粱術凡的勞務收入也上漲,全年能拿到10萬元左右。

    “真沒想到,在山地種糧食,也成為一個有盼頭的產業了!”曾在外務工、已回鄉9年的焦永鴻很是感慨。

    種什么

    守好糧食安全底線和振興鄉村不矛盾

    去年5月起,由18家成員單位組成的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幫扶集團,選派43名駐鄉駐村干部,到豐都縣特別是栗子鄉推進鄉村振興。

    栗子鄉三面環水、一面臨崖,海拔280米至1428米。這里立體氣候明顯,光照、雨量、溫度適宜,自古盛產優質大米。現在,栗子鄉仍是豐都糧食主產鄉鎮,擁有耕地面積上萬畝。

    振興鄉村,種什么好?這是駐鄉駐村干部到任之后,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守好糧食安全底線和振興鄉村不矛盾。”栗子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楊尚隈告訴記者,在深入調研、專家論證和科學規劃的基礎上,栗子鄉將大米確定為主導產業。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焦永鴻決定流轉110畝耕地,種起了大米。

    怎么種

    廣泛推進“不施一粒化肥、不打一滴農藥”有機種植

    鄉政府背后的一間門面,是栗子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的辦公室。焦永鴻在辦公桌背后的貨架上,擺放了一袋袋10斤裝的大米。

    大米包裝分兩種——塑料包裝售價80元,水稻品種不完全統一;牛皮紙包裝售價160元,是市農科院專家在鄉里相同海拔試驗田試驗后,篩選出的最優質、最經濟的品種。

    在駐鄉工作隊的引導下,焦永鴻拿出部分土地,堅持從育秧、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全過程實行標準化綠色種植。種出的綠色生態大米,售價160元/10斤,銷路比80元/10斤的普通大米更好。今年,焦永鴻決定在110畝水稻梯田全部采用這種種植方式,全面向綠色生態要效益。

    “我們也將在栗子鄉全域推廣標準化種植,統一同海拔水稻品種,提升栗子大米品質。”駐鄉工作隊副隊長楊硯翔介紹,栗子鄉正廣泛推進“不施一粒化肥、不打一滴農藥”有機水稻建設工程,推廣使用有機無機復合肥、配方肥、生物肥,發展無公害的綠色、有機農產品。

    誰來種

    山區耕種也講效率,讓更少的人種更多的地

    發展的路子定了,但“誰來種”的問題讓駐鄉工作隊感到棘手。

    “我們全面摸排了鄉里具備勞動力、同時又愿意種田的人,發現并不多。”楊硯翔說,后來駐鄉工作隊換了思路,認為守好糧食安全底線,不一定要讓家家戶戶都有“農民”,而是要讓家家戶戶的土地不撂荒。

    提高耕種效率成了“破題”之道。這意味著:首先,水要改通;其次,小型農用機械要“進得去”;最后,耕作成本要降下來。

    根據市農業農村委、市農科院專家的建議,栗子鄉在盡量保護梯田原始風貌的前提下,適當科學地進行了梯田宜機化整治,建設的機耕道重點連通各田塊的機械作業道,改善“人挑肩扛”的傳統作業模式,并修建了蓄水水庫,配套大口徑水管,確保梯田灌溉水源供應。

    如此,水稻梯田的耕作勞動強度降下來了。在山區,更少的人也能種更多的地。

    誰來賣

    感受到“回家也能掙錢”,大學生回鄉賣大米

    31歲的毛亞偉畢業于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2020年9月,在連續聽了7天的鄉村振興宣講之后,他清晰地感受到“回家也能掙錢”。于是,他回到栗子鄉,在建龍村搞起了直播帶貨,主要銷售大米、粉條等栗子鄉特產。

    “過去一年多,我主要依靠消費扶貧網站平臺帶貨,一年賣出了上千訂單。”毛亞偉成為了鄉里第一批受鄉村振興感召回鄉發展的大學生。今年,毛亞偉準備打通更多銷售渠道,在社交平臺直播帶貨。

    讓好米賣好價是駐鄉工作隊的一項工作重點。此前,通過協商,栗子鄉政府將栗子大米品牌收回,推動大米產業融合發展、綠色發展、統一發展。

    現在,栗子鄉立足栗子大米特色,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培育多個特色品牌,分類建立中高端大米品牌,既能對接普通食堂標準,又能滿足市場從“吃飽”到“吃好”的需求。

    通過推動栗子大米品質提升,今年栗子鄉水稻市場價格每斤同比增長0.7元,每畝增收560元。

    根據栗子鄉鄉村振興規劃,栗子鄉將建成優質水稻基地1萬畝,示范帶動龍河鎮、暨龍鎮、南天湖鎮、三建鄉等周邊鄉鎮發展優質水稻5萬畝,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增收”。( 記者 顏若雯)

    上一篇:泉州:專利授權量連續11年居全省首位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校园春色|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男同gay片|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