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月10日訊 近日,省審計廳啟動全省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情況審計,涉及濟南、淄博、東營、濟寧等沿黃9市56縣(市、區)65處引黃灌區,重點關注工作協調機制落實和任務完成情況、是否存在進展緩慢或虛報完成情況等問題、在推進過程中是否存在履職不到位等問題,關注高標準農田建設、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統籌推進情況,促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建設資金管理使用方面,重點關注各地是否將項目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及時、足額撥付至項目實施單位,是否存在虛列支出、挪用擠占等問題。工程建設管理方面,重點關注招投標制度落實情況,嚴查圍標串標、超概算投資、違規轉包分包、高估冒算、拖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款項等行為。工程建設質量及績效方面,重點關注田間高效節水灌溉、渠道清淤、防滲加固等工程質量情況,嚴查偷工減料、未按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施工等問題。工程管護責任落實方面,重點關注是否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新建工程設施有無閑置損毀等問題,審查管護責任界定、措施執行、資金落實等情況。
此次審計還聚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情況,關注供水計量能否到村或實現地塊全覆蓋,是否完成灌區農業供水成本的測算核定,關注精準補貼與節水獎勵制度、區域內水權交易規則、農業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節水技術和措施等執行推廣情況,促進提高農業用水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農業用水方式轉變,實現節水、減排、增產、增效。
針對工程涉及地域廣、鏈條長、投資大、數量多的特點,為了提升審計質量和效益,此次審計將利用地理信息等先進技術,強化大數據分析,深入反映和揭示工程推進中存在的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等庸政懶政怠政問題,推動項目建好、管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