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極致?拿老北京的土話來說就是“絕了”,新北京人說“絕絕子”,我們也經(jīng)常拿“完美無缺”來形容極致。把事兒做到極致,北京人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堅持,今天,北京成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始于初心,成于用心,是用心成就的極致。
剛剛完成了一批校對翻譯稿,來自北京汽車的志愿者矯秀濤抓住工作的間隙,補了一個長長的覺:夢里他又回到了除夕,和餃子一起端上來的還有厚厚一沓兒翻譯文件......而此時,為冬奧提供保障服務的330輛北京EU7的“保姆”——冬奧服務保障隊主要技術負責人李輝,已經(jīng)記不清有多少個晚上,和同事們一起守在“方倉”之中了。北京冬奧期間,他每天的標配是:早晨運營計劃會、司機線上溝通會,下午跟蹤問題總結(jié)會......突發(fā)情況時,還有應急預案的處理穿插其中,比如遇到交通事故,拖車和備用車輛30分鐘內(nèi)必須到現(xiàn)場,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北京、在冬奧會背后,平凡如矯秀濤和李輝的志愿服務者們,為確保冬奧會的順利舉行釋放光與熱,就像在鳥巢點燃的冬奧主火炬,以微光守護和照耀世界。
圖一:凌風傲雪盛放的燕山雪花,奧運主火炬鑲嵌其中,以微光耀世
任務再艱巨,也要翻譯好每一個字,做到百分之百精準
矯秀濤是北京汽車采購成本管控工程師,因為在專業(yè)語言翻譯方面的特長以及豐富的項目管理經(jīng)驗,成為一名語言服務奧運志愿者。2021年9月,矯秀濤加入北京冬奧組委,主要任務是帶領12名志愿者組成的語言服務團隊,以筆譯、口譯和多語言呼叫中心的形式,為機場團隊、運動員、各國家(地區(qū))奧委會、新聞媒體,提供多達21種語言翻譯服務。
矯秀濤進入冬奧組委會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冬奧會籌辦的沖刺階段,受到疫情的影響,工作任務也變得異常艱巨。自2021年12月中旬起,團隊基本上取消了休假和周末,春節(jié)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在翻譯、校對工作的高峰期,團隊人均工作量幾乎超過100頁。作為“領隊”的矯秀濤戲稱,“團隊的每一天,幾乎都是從‘一千零一頁(夜)’開始的,每個從夜晚醒來的早晨,辦公桌上已經(jīng)碼了厚厚的一摞待審核、翻譯的文件”。
圖二:矯秀濤(右一),平凡忙碌的每一天
除了數(shù)量上的壓力之外,校對任務中的專業(yè)術語也是團隊的挑戰(zhàn)之一,比如文件類別中的“航空運輸”項,涉及到特殊行李運輸、安保、海關、邊檢等等專業(yè)術語,甚至還有機場建筑等特別冷門的內(nèi)容,而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這些課題逐漸迎刃而解。
作為冬奧會語言服務志愿者,矯秀濤除了在研究生期間打下非常專業(yè)的語言基礎之外,北京汽車為期2年的海外人才培養(yǎng)項目,提升了他應對翻譯任務的知識儲備。同時,冬奧會及冬殘奧會的語言服務,完全按照標準項目管理模式運行,在北京汽車8年項目管理工作的經(jīng)驗,讓他在團隊項目的管理上如魚得水。
沒有完美的人,但要做完美的事兒,用心琢磨做好冬奧服務
李輝,絕對是北京汽車冬奧服務保障團隊中的靈魂級人物,是傳聞中的“多面手”,“樸素而誠懇”是他的標簽。李輝一直有“出書”的夢想,記錄他在北京汽車服務國事盛典的那些光輝時刻。
圖三:確保北京EU7為北京冬奧提供最佳服務,背后的“李輝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做好冬奧服務保障,需要各個部門的高度配合,對內(nèi)包括服務站、研究院、質(zhì)量部和工廠,對外則重點聚焦在冬奧組委會、首汽公司等,李輝就是各方對接的最強“中樞”。不僅要打通各個核心環(huán)節(jié),還要隨時掌控相關政策的動態(tài)調(diào)整,確保服務保障工作的有序推進。在團隊成立之初,李輝每天需要溝通和解決的問題多達三、四十項,每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都不容出現(xiàn)偏差,必須百分百準確。
圖四:李輝對北京EU7進行運行前的功能檢測
在北京EU7投入保障服務使用之前,必須完成所有車輛的全面檢測,大到每輛車電池系統(tǒng)的健康狀態(tài),小到每一顆螺絲是否安全牢靠,對于整個車隊,每一次檢測都耗時220個工時起算。目前,車輛集中檢測已經(jīng)超過四輪,對于李輝而言,很多忙碌的日常,都是從220個工時開始的,這一切,就是為了確保北京EU7絕對“健康”的服務狀態(tài)。
除了硬件上的絕對保障,李輝認為,駕駛員的能力水平,對整體冬奧服務品質(zhì)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首先,了解產(chǎn)品的特性和安全是最基本要求,為此,他特別安排了用車培訓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考核,目前所有駕駛員都完成了培訓;其次,為了能夠快速解決一些常見問題,李輝還帶領專業(yè)技術人員編寫了北京EU7快速入門手冊,全面提升駕駛員遇到車輛問題時的“解困”能力,提升乘客在享受出行服務時的品質(zhì)感知。
圖五:在方倉中進行維保的北京EU7,必須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百分百合格
持續(xù)兩年的疫情給服務保障工作帶來了很多挑戰(zhàn),包括如何滿足車輛維保和防疫的雙重要求,李輝團隊通過“方倉”實現(xiàn)運營閉環(huán)和維修閉環(huán)的“相交”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在選址上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場地的選擇既要考慮與奧運場館的距離,也要考慮高標準的維修能力以及防疫方面的需求等等。“買房都沒有這么上心!”李輝帶著他的隊員在滿足條件的區(qū)域中逐個排查,每天走2萬步只是個起點,在經(jīng)過近3個月的地毯式搜尋后,“方倉”終于選好了位置。
作為奧運志愿者,矯秀濤工作在奧運場館的“內(nèi)循環(huán)”之中,進出冬奧“圈兒”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除夕不能回家是最基本的要求,甚至和家人的通話,都要服從工作上的時間安排;同樣為冬奧提供服務保障的李輝,工作的重點則在奧運場館的“內(nèi)循環(huán)”之外,但為了整個服務保障團隊工作的順利完成,同樣不能和家人團聚,即便是春節(jié)。李輝說,“冬奧會是國家的大事、是北京的大事、也是北京汽車的大事。把每一件小事兒做好,就是我的大事兒!服務北京冬奧,是我畢生的榮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