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1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山東全省新增上市公司37家,創近十年新高,上市公司總數達到371家。其中,新增滬深上市公司33家;北交所累計上市公司達7家,位居全國第4位。
山東證監局副局長張兆兵介紹了山東轄區(不含青島)的數據情況。張兆兵表示,山東全年企業上市工作呈現“數量多、質量高、結構優、后勁足”的特點。從數量上看,25家企業A股首發上市,為歷史最好水平;募集資金210.73億元,創近十年新高。
從質量上看,新增上市公司質地普遍較好,成長性明顯。2021年三季報顯示,新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的中位數為26%,七成以上的企業增長率在15%以上;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的中位數為16%,六成以上的企業增長率在10%以上。
從結構上看,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化工新材料、機械裝備、醫藥生物等行業,戰略新興產業占比超過六成,過去傳統產業為主的上市公司結構持續改善。地區分布更加優化,商河、青州、汶上、利津等7個縣區實現了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淄博、威海、濟寧等市實現科創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從后備資源看,截至2021年底,轄區擬上市公司共有128家,其中已過會10家,在審核26家,在輔導92家,“培育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較為穩固,上市后勁仍較足。
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底,轄區共有境內上市公司212家,總市值3.24萬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市值超千億的有4家,超百億的有77家。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穩中向好,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壓艙石”“排頭兵”作用日益凸顯。根據三季報,轄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0萬億元,同比增長16.28%;實現利潤總額1648.55億元,同比增長61.02%,利潤增幅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上市公司更加善于利用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分拆上市等工具,進行資本運作。全年再融資23家次,募集資金324.23億元;并購重組127家次,涉及資產金額830.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