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海上福州“百臺萬噸”海魚養殖平臺再添新成員——由福建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 MW909-2#海魚養殖平臺順利點火開工。
據悉,這個海上“巨無霸”總長65.5米,型寬31.5米,最大寬度34.5米,養殖水體可以達到2萬立方米,由結構浮體、養殖網箱、旋轉機構、提升機構四大部分組成, 預計于今年7月底交付,屆時將投放至福州連江定海灣海域,將助力福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上福州“百臺萬噸”海魚養殖平臺建造現場。連江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是新年伊始福建海洋經濟接續有力發展的體現。
擁有逾3300公里海岸線、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的福建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經濟優勢得天獨厚。2021年,福建發力做大“海上福建”,海洋生產總值超1.1萬億元,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新一年開始不到2個月的時間,福建錨定目標,“乘勝追擊”,海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多個海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產投用,多項指標再創新高,實現“開門紅”。
一批海洋經濟重大項目開工、投產
1月20日,在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現場,橙紅色的橋吊自動運行,將一個40尺集裝箱從巨輪上緩緩吊起,平緩越過船舷,穩穩地落在自動駕駛集卡(IGV)上,隨后運往堆場,停在一臺經智能化改造的輪胎式龍門吊下面。龍門吊自動抓取,精準平穩地將IGV上的集裝箱放到指定的場箱位上。
1月18日,在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我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首演”。廈門市委網信辦供圖
這是我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的“首演”。
新年伊始,廈門港捷報頻傳——開通首條RCEP新航線,為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送去優質的中國產品;廈門灣最大等級的散雜貨碼頭漳州開發區后石港區3號泊位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首個具備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和處置“全鏈條”功能的碼頭正式投入運營;4臺配備當前國內最先進智能化控制系統的輪胎式龍門吊加入繁忙的生產作業……
數據顯示,2021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204.64萬標箱,增長5.62%,突破新關口、再創歷史新高;貨物吞吐量完成2.276億噸,增長9.67%;水運周轉量完成2572.8億噸公里,增長10.06%;船舶運力規模首次突破400萬載重噸,增長11.57%。
新年伊始,迎來喜事的還有漳州古雷石化基地。
1月20日,全球單線產量最大的苯酐項目——福建省福化古蕾化學公司苯酐項目打通生產全流程,順利產出2022年0001號大包裝合格產品,將進一步豐富古雷石化基地的石化產品種類,完善石化上下游產業鏈,助力福建打造更加高端化、現代化的石化產業。
古雷因臨海石化而聞名。這里有海峽兩岸最大石化產業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是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全國唯一的臺灣石化產業園,也是國內首個封關管理的石化園區。
春節臨近,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生產建設仍然加緊推進。詹照宇 攝
春節臨近,古雷石化生產建設仍然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國家重大外資第三批專班項目、總投資420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正有序推進;古雷煉化一體化熱塑性彈性體裝置3號生產線實現三條生產線并行生產,總產量達設計值10萬噸/年;奇美、臺達化學等10余家臺資企業及新陽科技、中怡、濮陽惠成等一批中下游精細化工項目先后落戶……
“我們基于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提出要以海洋經濟一季度的‘開門紅’來爭取落實海洋經濟全年穩中求進目標?!备=ㄊ“l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早謀劃、早部署,眼下,福建推動海洋經濟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整體態勢良好。
經全面摸排,福建已梳理一季度需要重點服務的海洋經濟重大項目清單,正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審批和建設進度。此外,福建將篩選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導向性的海洋經濟重大項目納入春節后計劃組織的一季度全省集中開工活動,齊心協力推動海洋經濟實現“開門紅”。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