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應急保障區樓棟主體結構預計12月31日封頂。”日前,在粵海大道東側、225國道南側,海口市人民醫院西院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項目負責人馮學球介紹,目前,項目劃分為不同工作面同時推進,采取3班倒工作制,晝夜不停推進項目施工。
據悉,該項目總用地193.67畝,總建筑面積262237平方米。主要建設門診醫技綜合樓、住院樓、高壓氧科、科教后勤綜合樓、學術報告廳、應急保障樓、地下建筑工程、室外工程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等。項目擬建床位1200床,建成后將為西海岸新區和我省西部地區(環島高速西線沿線)患者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
馮學球介紹,為高效推進項目建設,項目部建立了臨時黨支部,進一步發揮項目參建各方黨員先進性,同時建立黨支部議事規則,對涉及項目建設的各事項進行集體議事決策。通過黨建引領方式,將黨建與項目管理相融合,提升各環節工作效率。同時,將項目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工作區域,形成多個工作面,同步展開施工。目前,應急保障區域的3棟樓,主體結構均將封頂。醫療區則處于基坑挖建階段。當前,已有3臺打樁機入場,將繼續入場2臺打樁機,推進醫療區基坑施工。
“最難的是處理巖層。”馮學球稱,由于該項目所在地塊主要是火山巖地貌,地下的沉積巖厚度達到6米至7米,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一邊采用機械破巖,一邊進行抽水、清淤、建立止水帷幕等工序,全力推進項目施工。
“因為項目施工所在地周邊沒有居民,所以我們采取24小時工作制。”馮學球介紹,目前項目共投入施工人員200余人,通過3班倒工作制,全力推動項目施工。應急保障區主體結構預計12月31日封頂,醫療區計劃2022年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標。(記者趙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