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乘坐吊籠空降到海上作業船上。
福州新聞網12月3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文 長樂區衛健局供圖)如果要問最難忘的經歷,福州長樂區江田鎮中心衛生院高海斌醫生會告訴你,在海上顛簸將近15個小時,第一次乘坐過駁吊籠,為海上工人接種新冠疫苗。為了“應接盡接”,福州的醫護們“硬核”出擊,甚至帶著疫苗出海。
12月24日18時左右,長樂平潭海域,風浪8級左右,浪高3米。一艘交通艇在越來越大的風浪中,搖晃顛簸著,緩緩靠近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安裝事業部福建長樂風場項目組的作業船。艇上有4位乘客,經過近5小時的顛簸,此時大多已經暈的暈、吐的吐,他們是長樂區江田鎮中心衛生院的醫護人員,包括高海斌醫生。
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為85位海上作業人員接種新冠疫苗。
原來,福建長樂風場項目是福建省2021年度重點項目之一,基地在海上,有300人左右作業人員。臨近年底,工期緊、任務重,關鍵崗位人員全部扎根在崗位。而此時,部分工作人員恰好到了接種新冠疫苗第三針的時間。
于是,基地通過合作方聯系上長樂區衛生健康局局長陳天榮,希望能為工作人員接種疫苗。
“全力支持重點工程建設,工作人員不方便下來,我們就上去。”陳天榮馬上請長樂區衛健系統協調,從長樂區江田鎮中心衛生院抽調兩批次、8名醫護人員,安排為151名海上作業人員接種疫苗。
24日,根據天氣預報,當天海況平穩。13時,第二批醫護人員乘艇出發。不料船駛離松下碼頭2小時后,風浪開始增大。平時只要2小時的航程,愣是走了5小時。在搖晃的船艇里,3位醫護人員出現暈船、嘔吐,但大家都沒有退縮。
抵達海上作業船附近后,為了減緩風浪對交通艇的沖擊,基地派出2艘深水多功能船,擋在交通艇兩側接替性擋風。同時,安排吊籠,將4位醫護人員吊到離海面八九米處,再緩緩過駁到作業船上。當晚,強冷空氣開始影響我省,醫護人員將衣服帽子緊緊裹住頭,仍擋不住帶著刺骨涼意的海風,他們雙手交叉緊緊把牢吊籠里的繩索,盡力保持平衡。通過吊籠,他們被安全空降到作業船上。
此后來不及休整,在5小時內,醫護人員先后登上兩艘作業船,為85位工作人員接種了疫苗。結束任務后,他們連夜返航,次日5時20分才回到衛生院。可以說,他們在海上整整顛簸了15小時。
事后,基地特意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了衛生院。錦旗寫著:“疫苗上船防疫為企解憂難 出海接種無私奉獻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