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核酸檢測能力已提升至287.2萬份保障患者“應收盡收”
目前,國內仍有局部地區有散發疫情和規模性聚集疫情,針對“兩節”期間和冬春季疫情防控,我省衛生健康部門已在全力應對。各市配齊配全設備和試劑,全部具備了病毒基因測序的能力,日最大全基因組測序與分析能力達到320份,對所有符合測序要求的核酸檢測陽性標本,均立即進行全基因測序。同時實施核酸檢測能力鞏固提升行動,將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到287.2萬份。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省疾控中心黨委書記馬立新介紹,針對目前國內疫情情況,我省加強流調溯源能力,組建專家組和流調工作隊、分片區對口支援地方開展流調,市、縣(市、區)分別組建由疾控、公安等多部門組成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信息分析隊伍,開展專項培訓和演練,省專家組和流調隊參與各市的演練,增強協同處置能力,一旦發生疫情,省、市、縣實行一體化聯動,能夠快速精準開展流調溯源。同時還組建了基層流調隊并開展流調核心技能培訓,配合疾控專業流調人員第一時間開展人員排查管控,加快疫情處置應急響應速度。
加強核酸檢測能力。下半年,我省利用4個月的時間,在全省開展了核酸檢測崗位工作培訓練兵和技能競賽,調動疾控、醫院、基層等各級各類機構核酸檢測人員,積極“學業務、比技能”,全省核酸檢測水平進一步提升。強化實驗室檢測質量控制,嚴格落實“五個必須”,即必須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備案,必須通過省臨床檢驗中心審核驗收,技術人員必須培訓且考核合格,樣本轉運人員必須培訓并考核合格,必須參加室間質評并合格。省疾控中心每季度開展疾控系統實驗室質控考核,保障隔離人員等重點人員檢測質量。
馬立新說,進入冬春季后,省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省疾控中心已先后組織開展了2次全流程、全要素演練,各市各部門(單位)組織開展區域綜合演練、行業與場所(單位)專項演練和社區(村)演練等各類演練1萬余場,近2萬個單位參與演練,參加人數達116萬余人。各層級、各方面的演練,既驗證了新版常態化防控和本土疫情處置方案實用性、有效性,更進一步理順了應急處置流程,強化了各工作組、各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有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全省醫療機構也已嚴陣以待。目前全省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已達65家、ICU床位3695張,負壓救護車349輛,能夠保障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定點醫院防護物資儲備能夠滿足滿負荷運轉30天以上。同時根據國內疫情中兒童病例增多的情況,進一步充實兒科救治力量。組織多學科專家開展多次培訓和研討,優化診療方案,實行中西醫協同、一人一策和多學科綜合診療,提高診療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