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輕點幾下,
全青島的養老機構就呈現在眼前。
不用下載APP,
不占用手機內存,
頁面簡潔,操作簡單,字號還大。
這便是——
青島最近上線的全市“養老地圖”!
登錄平臺,能看到每家養老機構是幾星級的,在什么位置,有多少床位,已經入住了多少老人,還留有多少床位等信息,可讓老人更精確地了解養老服務機構,更便捷地獲取養老服務。
“養老地圖”
是青島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享受數字紅利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數字時代向前狂奔之時,如何讓老年人不“掉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課題。有關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僅有51%,這意味著尚有一半老年人不會使用電子支付手段。
作為一座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青島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204萬,能否讓老年人融入數字時代,關乎整座城市的幸福感指數。而青島的探索,為解答“時代命題”啟迪了新的思路。
01
相比其他城市而言,讓老年人擁抱數字時代,青島擁有更為迫切的現實需求。
“七普數據”顯示,青島60歲以上人口占比20.28%,65歲以上老人占比14.20%。10年間,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5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3.94個百分點。
對于許多老年人而言,如何適應、融入數字時代,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面對數字時代,老年人其實擁有非常強烈的“學習欲”。2018年,青島市老年大學開設手機智能終端課程,一時間火爆起來,由于報名的人太多,最后細分出手機攝影、手機智能終端兩個專業。
老年人渴求跟上時代潮流的心態一覽無余。
△圖片說明:青島藍馬甲公益行動走進100個社區,場場爆滿。
今年,以“數字助老 反詐防騙”為宗旨的藍馬甲行動火爆也是證明之一。行動是由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青島市文明辦、青島市公安局指導,支付寶等聯合發起,為青島市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機使用、防騙知識及金融安全教育等適老化公益服務,目前已走進100個社區,現場聽課的老年人近萬人,場場爆滿。
無論是數字經濟還是智慧城市,其最終的落腳點均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若不能讓更多老年人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捷,那么城市的幸福感便會大打折扣。
02
為了讓城市更為“老年友好”,改善老年人生活環境,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命質量,促進老年人與城市的和諧發展,青島早已將“老年人擁抱數字時代”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環。
首先在頂層設計上,密集出臺一系列舉措,在政策上保障“數字助老”,并樹立起鮮明的導向。
政府層面率先做出改變。今年2月,《青島市優化政務服務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發布,從優化老年人線下辦事服務渠道、推動老年人高頻服務向基層延伸、網上服務適老化改造等六大方面,提出了23條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的具體措施。
其中一條規定,可見新舉措的貼心之處——優化界面設置,優化“刷臉”功能,實現信息自動錄入或匹配,解決老年人輸入難問題。
4月,青島再發《青島市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出行、就業、消費、文娛等7大方面。明確提出引導企業滿足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比如,智能終端產品生產企業在進行產品研發設計時,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特點,以大屏幕、大字體、大音量、操作簡單等設計為主;積極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為具備行動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免費配備防走失定位手環,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機制……
5月,《數字青島2021年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提到,優化人社和養老服務數字化水平。推動養老服務“無感辦理”,推廣智慧養老設施設備應用,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等政務服務事項自動辦理。
03
政策的鮮明導向,讓“老年友好”轉變為城市上下的行動。
本月初,“青島人社”APP2.0版本升級上線,新版本為減少老年人“數字鴻溝”迭代了諸多新功能。
比如,采用語音識別、語音播報、人臉識別等技術,讓老年人在系統登錄、業務辦理、信息查詢時操作更簡單。并且,新版APP支持養老金、工傷定期待遇、供養定期待遇等社保待遇資格“刷臉”認證。對于行動不便或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可由子女、親屬、鄰居快速協助“刷臉”認證。
更多企業、社會組織等也參與進來,創新形式,不僅助力老年人掌握新技能,分享數字紅利,還幫助老年人適應數字時代,避免數字時代的“坑”。
△圖片說明:青島“反詐大饅頭”沖上熱搜,引發全網點贊。
今年9月,青島的“反詐大饅頭”沖上熱搜,成為全網關注的爆點。事情是這樣的,在藍馬甲公益課堂上,現場聽課的大爺大媽,只要答對反詐問題就獎勵3斤重的大饅頭,饅頭上還用可食用色素印了反詐標語。民警說,老年人是電信詐騙受害重點人群,這樣做就是為了幫他們增強辨別能力。
這一極具青島地域特色、適合老年人的活動方式,被中央政法委官方微信、央視新聞等央媒點贊,為全國的數字化助老事業探索、貢獻青島智慧。
不同的路徑通往不同的結果。青島選擇的數字化路徑,是充滿溫情的數字化,是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不讓任何一個群體掉隊,讓每一個人都切身感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
日前,國內權威機構發布的《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藍皮書:中國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21)》,青島以87.73分的得分在337個地方政府中位列第5名,躋身“一流城市”行列。這也印證,青島這條路子走的對。
04
讓老年人真正融入數字時代,并非朝夕之功。
12月9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相關負責人透露,已將切實解決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困難納入到“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清單。
其中點到了一些具體措施——
● 開展互聯網應用的適老化改造,對173家網站和APP完成改造,解決了老年人看不懂、學不會、用不好的問題。
● 針對老年人很關心的就醫問題,遴選了“醫全通、全藥通互聯網平臺”,專門選擇了“AI智慧互聯網醫院”“面向老年人和亞健康人群的數字中醫惠民服務”等示范項目,通過這些示范項目,引導老年人便捷地進行數字化就醫。
“總之一句話,讓更多的老人家能夠簡單便利地受益于信息社會。”
其中的很多方面,青島已經在做,但離理想中的目標還是有差距的。青島“十四五”規劃提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讓老年人生活幸福、更有尊嚴。
實現這一目標,青島任重而道遠。
建設數字城市,
不能讓一個人落下,
這體現的是城市的溫度,
也是城市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信隨著一點一滴的改變,
青島有更多的老人“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