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獲悉,2021年10月18日,省政府向國家林草局報送了《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方案》。10月19日,國家公園管理局函復省政府,同意開展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標志著黃河口國家公園進入創建實施階段。
自然保護地是黃河流域生態建設的重要載體,是黃河流域寶貴的生態財富,在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黃河流域途經我省9個設區市、25個縣(市、區),是全省重要的生態廊道,也是自然保護地相對集中的區域。9個設區市設立各類自然保護地230個(不含風景名勝區),沿黃25個縣(市、區)設立自然保護地85個(不含風景名勝區)。
據介紹,山東將全力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爭取早日獲批設立,按照國家最新政策,優先推進黃河流域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落地實施,加快構建黃河流域分類科學、布局合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以黃河口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圍繞高質量發展,山東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堅持“四個區分”、執行“五個減量替代”,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加快推動鋼鐵、石化、鋁業等七大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國家生態環境大數據超算云中心、黃河三角洲物聯網產業園等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落地實施,沿黃9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6133家、比2019年增長34%,“四新”經濟占比達29.8%、比2019年提高2個百分點,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并加快向“五年取得突破”邁進。
據介紹,自2017年8月啟動實施以來,灘區居民遷建工作扎實推進,今年5月底灘區遷建工程建設全面完成,10月底外遷社區全部完成搬遷,圓了60萬灘區群眾的“安居夢”。省發展改革委將印發實施深化水價機制改革方案,加快促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集中推進390個年度重大項目建設,將所有項目納入省項目監督管理平臺,全面開展實地督導服務,確保全年完成投資2048億元。建立完善與沿黃省區跨區域合作工作機制,細化落實7個領域102個合作事項,推動率先建立魯豫毗鄰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攜手打造黃河流域融合發展標桿。 (本報記者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