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理財產品讓自己的錢生出更多的錢,很多人本著這個初衷去銀行買了理財產品,但是買了之后發現自己對這方面壓根不懂,買的理財產品也并沒有給自己創造多大的財富,這是因為銀行理財產品不是每一個都能賺錢的,而且購買者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
投資者接受風險的能力不一樣,風險不同的理財產品帶給投資者的預期收益也不同,選錯了產品就可能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銀行理財的風險如何分辨?
銀行目前仍是許多人投資的首選機構,正規、安全、可靠是銀行這么多年經營下來積累的口碑。當然隨著市場的發展,銀行吸納與推出的理財產品種類是越來越多,也不見得每只產品都是安全的。
理財產品多,穩健的投資者想找到安全的產品,能接受一定風險的,就在追求更高的收益率,想著風險高一點的產品也無妨,那么這些理財的風險如何分辨呢?可以參考以下三個方面。
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什么?
【1】是銀行自己的還是銀行代銷的,若是銀行自營的可以理解成銀行自家的孩子,銀行給予的服務與責任也是很好的,這些產品的安全性比較高。若是代銷的銀行可不負責管他們,產品安不安全,靠不靠譜,都由它自己的發行機構來負責。
【2】風險性,銀行的理財產品大都是不保本的,在買之前銷售人員可能給你說的天花亂墜,但是別忽視了一個重點,那就是這個理財產品虧錢的概率是多大,最多可能虧多少錢,可以看看其歷史業績。
【3】期限性,銀行存款隨時可取,但是銀行理財產品不是可以隨時取出的,有些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取出的,在買之前必須了解情況,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選擇。
【4】收益是否屬實,銷售人員介紹的時候可能避重就輕,但是自己一點要抓住重點,就是這個理財產品的收益怎么樣,收益高不高,收益是否穩定等等,可以自己看看其歷史收益與走勢。
【5】收益怎么算,比如同一款產品,你買5萬的,利息是多少?買10萬的,利息會不會更高?或者10萬本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畢竟咱們投的錢多,肯定就希望能拿到更好的收益。
【6】到期后怎么回款,比如到期后要不要自己到銀行去取回,還是說銀行系統自己把錢退回等等,了解情況才能知曉自己買的理財產品什么時候到期,到期了錢打到哪里。
【7】做風險測評,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基本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包括: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涉及到錢的,大家還是要謹慎一些,買理財的時候不要通過他人之手,自己去網點咨詢清楚,在正規渠道上購買。
銀行理財的風險大不大,主要還是看產品具體都投資在了什么方向,不同的產品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