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煙臺10月15日訊 “全村人都知道啦!昨天還在電視上看到了,我們今天晚上準備熬夜看火箭發射。”10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王亞平的家鄉——煙臺市福山區張格莊鎮張格莊村,尋找“最美航天員”的成長點滴。一到村口,記者就見到四位阿姨在聊天。提起王亞平,她們直豎大拇指,“咱村里出了航天員,俺們都覺得驕傲。”
張格莊村位于福山區西南,距城區約20公里。張格莊是遠近聞名的大櫻桃之鄉,山上山下,房前屋后,都栽滿大櫻桃。村口還建有一個大櫻桃市場,每年五六月份,村子就成了大櫻桃的海洋——粒大飽滿、果肉鮮美的大櫻桃暢銷全國。
除了大櫻桃,張格莊村更因航天員王亞平而聞名。
走進村里,遇到不少村民。只要提起王亞平,大家都異口同聲連連稱贊,還熱心為記者指路。在村民的引領下,記者來到王亞平家。這是一處典型膠東風格的民房,青磚白墻。大門右側一張山東省人民政府發放的“光榮之家”榮譽牌格外顯眼。
村民告訴記者,王亞平被選拔為飛行員后就很少回村了。王亞平的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靠種大櫻桃為生。前些年,他們也隨女兒去了外地,目前老宅子由親戚代為看管,山上的櫻桃樹也交給別人打理了。
離村子不遠,就是張格莊鎮中心小學。王亞平的小學時光就在此度過。記者看到,校園宣傳欄、樓道走廊里隨處可見王亞平和神舟飛船的介紹。學校將王亞平逐夢太空的事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9月18日,學校開展“我與亞平姐姐說句話”主題活動,激發學生們探索宇宙的興趣,加深他們對航天精神的理解。
“亞平姐姐,我們也要成為像你一樣的人,為國爭光,擁抱星辰大海。”學校少先隊大隊長林嘉妮在給王亞平的寄語中寫道。
恰巧路過的一位吳姓阿姨告訴記者:“王亞平小時候品學兼優,身體特別好,跑得快,又懂禮貌,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小閨女。”在村民眼里,小時候的王亞平乖巧懂事,見了長輩總是熱情地打招呼。王亞平從三年級開始就參加校、區運動會,一直到高中從未間斷,都是參加長跑項目,是“天生的體育能手”。
1994年至1997年,王亞平高中就讀于福山一中。作為王亞平的數學老師和高二班主任,趙佳海對這位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趙佳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有農村孩子的樸實勤勞,班級活動總是沖在前面,體育方面十分突出,身上帶著股不服輸的勁兒。”
高三那年,王亞平正為高考埋頭苦學,有學校來招飛行員。由于王亞平是校運動隊的,體育成績好,大家認為她很合適,鼓動她去試一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王亞平參加了體檢,結果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通過層層體檢。高考分數出來以后,她順利收到了長春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從此與藍天結下不解之緣。
2003年,楊利偉實現中國人千年飛天之夢。這給當時還是女飛行員的王亞平播下了一顆“飛天”的種子。電視機前的她腦海里的小火苗“騰”地被點亮了:“中國現在有了第一個男航天員,什么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如果可能,我要做那個向太空挑戰的人。”
加入航天員隊伍之后,她才發現這些光鮮燦爛的時刻,只是驚鴻一瞥,在航天員職業生涯中,只有準備飛行和飛行兩種狀態,更多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枯燥艱苦訓練和一次次激烈嚴酷的挑選。“作離心機訓練時,航天員左手邊會有一個暫停按鈕。但在航天員大隊成立20多年時間里,沒有一個人按下過它。”王亞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福山一中校內,處處都有王亞平的痕跡:優秀校友展板上她的身姿堅毅挺拔,她的形象海報也時時刻刻激勵著莘莘學子。王亞平訓練任務雖然繁重,但一直心系學弟學妹。她為學校捐贈的圖書室,被命名為“王亞平圖書室”。
“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觸摸到。”“年輕人一定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說起這些年的努力,王亞平總會聊到夢想,她的經歷也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奮發向上,勇敢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