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后,房貸從一個基本同質的產品必將向更多樣化方向轉型,但玩不玩得轉就看各家真本事了,考驗能力的時間到了”,對于昨日央行發布的房貸利率新政,華南地區某國有大行零售業務負責人如是說到。
據南都記者業內采訪,與這位零售負責人類似的觀點是業內主流觀點。不少銀行人士紛紛表示,在“規定動作”不走樣的前提下,銀行“自選動作”、“創新動作”的空間更大了。
“新打法”將在點數、重定價周期做文章
根據昨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第16號》,要求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
據南都記者梳理,“規定動作”統一要求各銀行執行新定價機制“對應期限LPR+點數”;規定下限,即首套不得低于對應期限LPR,二套不得低于對應期限LPR+60個基點,同時央行省一級分支機構有權確定轄內區域加點的下限;規定加減點數合同期內固定。
而“自選動作”主要是銀行可根據每筆貸款的風險情況與信貸政策要求,綜合確定;新合同可自行與客戶約定利率重定價的周期,最短1年。
對此,某股份制銀行個貸業務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這個調整方式一直都有,如果客戶沒有特殊要求,銀行都是定為一年一調,這次更加明確了利率可以按年調整,屬于浮動利率貸款。從過去統一的一年一調,到新政后的自行約定,房貸也將更個性化、差別化。
前述華南地區某國有大行零售業務負責人指出,央行給了更大的空間允許銀行進行市場化運作,未來房貸產品可能會發生較大變化,“這將更考驗各家行的定價水平、市場預判等,對銀行和客戶來說空間都很大。”
房貸市場下半場,強者恒強?
新政劃開了中國房貸歷史的上下半場,下半場,誰最有可能笑到最后?
據南都記者業內采訪了解,不少銀行零售業務條線人士對中短期比較樂觀,預計沖擊影響較小。前述華南地區某國有大行零售業務負責人認為,不排除實施初期出現抱團的情況,但隨著利率市場化日益推進,抱團、聯盟終將被打破。
“對議價能力強的銀行影響最小,這些優質銀行具有獨特風控體系,對客戶保持較強議價能力”,中泰證券銀行分析師戴志峰指出,銀行的分化會加大,風險定價能力將把銀行之間的差距持續拉大。
從報表分析來看,戴志峰認為,按揭資產占比越高,此次新政對其影響就較小;預計2020年受影響程度為農商行>股份行>城商行>國有行, 但總體差異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后銀行對零售客戶的策略也將發生變化。中銀國際勵雅敏銀行團隊分析認為,貸款利率的并軌將會引導銀行客戶結構的調整,銀行的風險偏好或將被動提升。除部分吸儲能力較強的銀行,絕大部分銀行需要通過將目標客群鎖定在議價能力較弱的長尾客戶上來保證其一定的盈利水平。
記者 吳夢姍 田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