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大廳是面對企業和群眾最直接的窗口,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重慶市萬州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政務服務大廳為切入點,打造規范、便民、高效、廉潔的服務窗口,線下線上融合發展、協同服務,讓“跑一次”成為上限、“不用跑”成為常態,積極推行陽光政務。
多措并舉提升窗口服務能力
近日,創業者李永群到區政務服務大廳辦事時發現,大廳里排隊辦事的人和工作人員與以往相比都減少了,大廳顯得有些冷清。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別看大廳里人少,事情都在看不見的地方加速辦著呢。”區政務服務辦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其中緣由。
原來,為了提升窗口服務能力,區政務服務辦多措并舉,通過“渝快碼”掃碼獲取電子身份證、電子營業執照等材料,讓企業和群眾免于提交紙質材料,全區“零材料”事項達200余項;督促區級部門單位完成了“渝快辦”平臺證照模板配置、事項清單關聯、電子證照制證等事項;通過窗口服務能力的優化提升,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路、讓信息多跑腿,讓企業和群眾沉浸式體驗“網上辦理是常態,現場辦理是例外”。目前全區依申請類事項承諾辦結時限壓縮比例達82.77%,即辦件比例達43.55%,平均跑動次數達0.25次,材料預審比例達94.31%,材料核驗比例達87.80%,全程網辦率達73.49%,行政許可全程網辦比例81.37%。
“我前兩天在網上填報了相關資料后,今天就直接來拿執照,這里的工作人員服務十分熱情,對于我們這些創業者來說,確實太方便了。”李永群拿著剛辦的營業執照激動地說。
打造規范、便民、高效、廉潔窗口
據了解,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圍繞創先爭優、擔當作為、服務發展等方面,區政務服務辦深入查擺問題,查擺問題時不講客觀理由、不講客觀原因,從作風問題的主觀方面、思想根源方面查擺出17個問題。按照“邊查邊改”的原則,對照“負面清單”,扎實開展問題整改。比如,查擺出部分窗口工作人員存在上班時間玩手機、聊天、串崗等現象,存在遲到、早退、溜崗等現象,窗口服務能力有待提升優化、窗口設置不規范的問題,區政務服務辦采取多種措施立即開展了問題整改。
對窗口工作人員,區政務服務辦每周召開窗口負責人會議,每半月召開一次全體窗口工作人員會議,針對日常巡查中發現的影響窗口形象的問題進行提醒;對各單位選派的窗口工作人員的素質作了明確要求,要求選派45歲以下、綜合素質高和電腦操作水平熟練的同志入駐窗口,明確副科級以上的人員作窗口首席代表;增設了上下班考勤機,嚴格上下班打卡制度。
同時,以區紀委監委“窗口腐敗”專項整治工作為契機,對全區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政務服務大廳、政務服務部門單位授權窗口工作人員在政務服務大廳實質辦件作了明確要求,確保收件、出件統一在窗口,對窗口單位每季度進行專項督查。
在創新服務方式方面,區政務服務辦在觀音巖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了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線下接待窗口、全渝通辦窗口,確保所有辦事群體辦事順暢;拓寬了“7×24”小時自助終端服務事項范圍,5臺智能自助服務一體機能辦理水電氣繳費、身份證打印等8類業務,可以提供事項辦理進度等33項查詢服務,可以在線申報42個部門單位的1463個政務服務事項;開發了“渝快辦”移動端專區,充分利用已開發的“渝快辦”移動端區縣服務專區,優化特色旅游宣介、政務服務政策解讀、企業和群眾咨詢問政及辦事查詢等服務。
“在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我們重點抓好政務服務事項入駐大廳,讓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辦事,在區級相關部門單位的重視下,全區除應急搶險等少部分事項外,已實現98%的事項入駐大廳。同時,抓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路,積極引導企業和群眾使用‘渝快辦’,充分發揮郵政寄遞優勢,讓企業和群眾在家里就能交件、在家里就能領證。此外,抓政務服務幫辦代辦,再選一批能力強、素質高的幫辦代辦人員充實到區政務服務大廳導辦臺、企業開辦窗口、工程建設項目報建等窗口。”區政務服務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萬州時報記者 譚本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