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打通了廣大農村接入數字經濟時代的“信息大動脈”,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網絡支撐。
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會同各有關地區和部門及基礎電信企業加快農村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推進高速寬帶網絡城鄉全面覆蓋,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建立機制、部署建設,保障“用得上”網絡。通過建立“中央資金引導、地方協調支持、企業主體推進”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累計支持全國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建設和6萬個農村4G基站建設,農村及偏遠地區通信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
二是精準降費、惠民利民,保障“用得起”網絡。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農村脫貧戶持續給予5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折扣,精準降費舉措已惠及農村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農村用戶使用寬帶網絡的負擔大幅降低,獲得感有效提升。
三是拓展應用、發揮效能,保障“用得好”網絡。加快農村網絡覆蓋村委會、學校和衛生室,推進“互聯網+”教育和醫療應用發展,全國中小學校(含教學點)100%寬帶通達,遠程醫療覆蓋所有脫貧縣,優質基礎教育醫療資源加速向農村拓展。促進農村生產生活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記者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