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交通運輸局發布《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征求意見稿)》,其中擬禁止“在車站、列車上使用移動充電物品”,引起人們的注意。
現在大部分人外出時最依賴的是手機,一旦手機沒電了,許多事情就辦不成了。因此,帶充電寶給手機充電,成了許多人外出的“標配”。如果地鐵禁止使用充電寶,顯然會給不少人帶來不便。
不過,出臺這樣的規定,自然也有一定道理。一方面,此前國內多個城市地鐵均對充電寶出臺過相關限制規定,如廣州地鐵、武漢地鐵均有先例。其中,武漢市交通委曾發布規定,禁止乘客攜帶標稱容量之和超過一定標準的充電寶乘坐軌道交通。另一方面,地鐵禁用充電寶是出于安全考慮。此前在某些城市的地鐵上曾發生過充電寶自燃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按照人們慣常的思維,充電寶自燃是小概率事件,可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一旦在公共場合發生一次此類事件,造成的風險可能是巨大的。所以,有關地方部門出臺地鐵禁用充電寶規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應注意用科學依據、詳細資料和有關事實向民眾耐心解釋,而不應一禁了之、搞“一刀切”。在規定具體執行上,應明確乘客一旦帶了充電寶,是否只要不使用就可以帶進地鐵;地鐵是否可以準備小型的密封袋,一旦安檢過程中發現有乘客帶了充電寶,就將充電寶裝進密封袋,等其出了地鐵才使用。這樣的細致規定,既顧及安全,又考慮到了乘客的實際需求。
地鐵禁止使用充電寶,看似小事,但也折射出“一刀切”、簡單化操作很難贏得民眾理解和支持,唯有將工作做實做細,做到精細化和人性化,才能讓民眾心服口服、易于接受和遵守,才有利于相關規定更好地落實。王軍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