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歸女碩士包下2千畝荒山當農民,被村民當反面教材教育孩子
在生活中,有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后都會選擇去大城市發展,畢竟大城市的機遇多,這也符合人之常情。但事無絕對,并非是每個人都喜歡大城市的喧嘩,有些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了回鄉創業,做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26歲的肖源曾在國外攻讀了7年文學專業,擁有著高學歷的她沒有選擇大城市的高薪職業,而是回到了湖南婁底老家創業。在當地,肖源承包了2400畝地,覆蓋了6個村子,本是文學碩士的她卻當上了一個農民。
肖源回老家種田經常被當地村民議論,在他們看來,肖源是文學碩士,畢業后就應該去大城市打拼才是,所以肖源經常被當地村民當反面教材來教育孩子。村民希望自己孩子可以像肖源那樣愛學習,但不要學習她回鄉當農民。
對于村民的議論肖源不以為然,她認為每個人的思想和追求都是不一樣的,她之所以選擇回鄉當農村其實與她的專業也有關。由于肖源經常讀一些文學作品,所以她更加向往農村生活,在她看來,鄉村不僅有文學里面的人間煙火,更有文學里的詩情畫意。
對于肖源的回答,網友們都表示贊同,如果現在年輕人不是為了打工賺錢,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想留在家鄉的,肖源回鄉創業不僅滿足了自己的田園夢,也促進了當地的發展,給當地村民提供了就職崗位,這是雙贏的局面。
其實肖源與普通農民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肖源承包2400畝地已經形成規模化,她一年賺的錢也不比上班族少,而且肖源已經成立了公司,也算自己在家當老板了。很多老一輩人不理解肖源,是因為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知道種地是沒有前途的,可現如今時代早已發生改變,國家開始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還會提供很多福利,就是希望這些大學生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其實大家都清楚,現在年輕人基本上都向往大城市,但不得不說的是,如果年輕人都去了大城市,那么他們家鄉的發展肯定會停滯甚至會倒退。現在很多農村小伙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能在城市買房,就是因為大家這種思想才導致越來越多人開始離開家鄉。
肖源作為一個海歸碩士能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是難能可貴,我希望她能夠繼續堅持下去,將企業越做越大,給當地農村大學生做一個好榜樣,吸引更多的人才回鄉創業。肖源在農業上也取得了不錯的進步,前不久她的公司產品獲了省級大獎,這份大獎讓她更加有信心將農業事業做到更好。
曾經我聽過一句話非常好:“家鄉是我們一輩子都牽掛的一個地方,在我們的眼中家鄉都是美好的,因為它裝滿了我們的記憶。”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會選擇幫助家鄉發展,因為他們一直都心系家鄉,只有大家都保持這樣的想法,家鄉才能發展得越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