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如何服務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如何服務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王濱建言,要充分發揮金融保險優勢,推動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與美麗中國建設。
發揮金融保險優勢 推動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有利于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目前,我國初步形成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
“但養老險充足性不高、可持續性不強、完善性不夠,以及各支柱之間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仍比較突出。”王濱表示,如今第一支柱已覆蓋近10億城鄉居民,占據主導地位,養老金替代率偏低,全國平均不足50%,且呈下降趨勢;第二支柱惠及人口有限,覆蓋率不高;第三支柱發展較為緩慢,占比偏低,對養老保障的支撐作用明顯不足。
“有研究預計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發展第三支柱已經十分迫切。”為此,王濱在《關于保險服務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提案》中提出,要加大稅收優惠力度,研究制定養老保險產品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個人參與。王濱建議針對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配套出臺機制相容的監管規定并給予鼓勵性政策,強化養老金融產品的專屬屬性。
對于推進三支柱改革,王濱建議選擇大型金融保險機構先行開展試點,探索多層次、多形態養老金融產品體系的業務新模式,以便更好滿足不同人群的差異化養老需求。王濱表示,中國人壽一直積極探索保險參與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有效方式,努力貢獻智慧和力量。目前集團旗下養老險公司已經專業化運營超過10年,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是首批入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機構。
發揮綠色保險獨特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綠色保險具有生態環境損害補償和增益獎補、維護污染受害者合法權益、減輕政府和企業經濟負擔等功能,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具有獨特作用。但目前,我國綠色保險以環境污染責任險為主,保費規模小,覆蓋率低,產品單一,企業投保和保險機構展業意愿不強,保險機制在國家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優勢與作用還遠未發揮。
對此,王濱在《發展綠色保險服務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提案》中建議,推行法定保險制度。加快研究實施環境污染強制保險制度,推進綠色保險規模快速發展。此外,王濱表示設立綠色保險賠償基金,完善風險分攤機制,加強對綠色保險的財稅支持等均可提高企業開辦綠色保險業務和投保的積極性。
由于綠色保險服務涉及部門較多,王濱建議建立公共數據平臺。保險行業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探索開展跨部門合作,從而健全綠色保險發展的基礎設施,利用物聯網、5G等新型信息技術,為綠色保險產品的創新研發、費率厘定、承保理賠、風險評估、損失測算等提供數據支持。
王濱表示,作為金融央企,中國人壽一直將發展綠色保險作為公司重要的安排部署,用金融力量助推經濟綠色化轉型。據悉,2020年中國人壽新增綠色投資306億元,與華能集團合作成立首支百億元清潔能源投資基金、與國家電投攜手出資設立清潔能源基金,兩支股權基金決策規模已經超過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