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3日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臺灣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非制造業經理人指數(NMI)自新冠疫情以來首度出現同步擴張。但臺灣實施無薪假的企業數量及人數再度升高,達1122家、27085人。
綜合中央社、中廣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道,中華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7月PMI為54.1%,較6月上升6.9個百分點,在連續三個月緊縮之后轉為擴張。NMI持續上揚3.3個百分點至57.3%,創2014年8月指數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PMI、NMI以50%為榮枯線,指數高于50%代表擴張,低于50%代表緊縮。
制造業五項構成指數的指針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雇傭轉為擴張,存貨持續緊縮,供貨商交貨時間持續上升。六大產業中,只有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仍是緊縮,其余皆為擴張。
中經院指出,這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首次PMI、NMI雙雙呈現擴張。7月制造業反彈明顯,但國際第二波疫情形勢嚴峻,臺灣景氣回到正軌仍是言之過早。
另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臺當局勞動事務主管部門3日指出,受海外訂單減少的影響,制造業無薪假企業數及人數皆創疫情以來新高,達372家、17508人,一周增加了19家、991人。其中,金屬機電工業中的工具機組、民生工業中的紡織業受影響較為明顯。
今年初疫情暴發以來,臺灣實施無薪假企業數及人數持續上升,直至7月隨疫情趨緩連續兩周下降,但7月底開始回升,此次統計比上期新增73家、18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