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世界簡訊:2022年“防疫賬本”首批露:廣東支出最多,北京防疫支出占比最高

    2023-02-23 09:27:26    來源:八點健聞    

    年初,在地方兩會閉幕之際,各省市陸續公布了2022年衛生費用相關的統計數據。

    極為罕見的是,有22個省市披露出疫情防控費用的具體數額,這是三年以來的首次。


    (相關資料圖)

    衛生經濟學專家們對此感到驚訝。有專家認為,“政府一向對公開防疫支出的數據非常謹慎,只在2020年提及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項目,其他很少提及,都是大數。”

    此次部分防疫支出的信息公開,讓我們得以一窺究竟,對過去一年的抗疫擁有更宏觀的認知。

    從防疫支出數額上來看,2022年花費最多的依次是廣東省(711.4億)、河南省(489.3億)和浙江省(435.1億元)。北京市則在人均防疫支出上拔得頭籌——每百萬人口花費高達13.7億元,防疫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也位居第一。

    2022年財政對衛生健康的投入強勁提速,增幅高達17.8%,一舉超過前五年。

    當全社會都在討論“迎接復蘇”時,國內的衛生健康建設接下來也會融入“大復蘇”的主浪潮里。當政策放開后,今年政府的防疫投入是否會回落?衛生健康支出的重心會隨之轉移嗎,趨勢何在?

    為此,我們盤點了近五十份文件和報告,嘗試用數據解答。

    哪個地區去年防疫花得最多?

    在各省市財政部門發布的《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下文簡稱《報告》)中,一般包含2022年全省衛生健康支出、2023年全省衛生健康預算等數據及相關表述。

    但各省在統計口徑略有差異:個別省份只披露了省級支出、省級預算或省級抗疫支出,不包含下屬市縣的支出數額及中央轉移支付部分。下文中除注明“省級”外,其余數據均為全省防疫總支出。

    △ 2022年,22個省市防疫支出統計 制圖:史晨瑾,下同

    如果我們將22個省份披露的2022年抗疫支出金額總數進行排序,能夠得到上圖。如圖,前三名分別為廣東省(711.4億元)、河南省(489.3億元)、浙江省(435.1億元)。青海最低,為10.3億元。

    為何不同省份之間的防疫支出,差異如此巨大?

    一名業內專家分析,各省對抗疫支出的統計口徑不同。例如,廣東省明確提到了“全面保障疫苗接種、核酸檢測、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等防疫支出項目。浙江省則將“隔離點建設及運行、防控物資采購”納入統計范疇。

    從體量上來看,各省防疫投入力度和當地疫情起伏顯著相關。

    以廣東省為例,其兩座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都在去年爆發了多輪本土疫情,并采取嚴格措施。3月中旬,深圳全市實行了7天“封閉式管理”。整個11月,廣州市多區實行了暫停公共交通等不同程度的“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同時,深圳也是最早開啟大規模核酸檢測的試點省份,開銷自然不斷攀升。

    但是,僅對比各省防疫支出總額不夠全面,考慮到各省人口基數不同,人均防疫支出更能體現資金投入力度。

    △ 2022年,22個省市人均防疫支出統計

    從人均防疫支出來看,排在前三名的省市依次為:北京(13.7億元/每百萬人口)、上海(11.8億元/每百萬人口)、浙江(6.7億元/每百萬人口)。

    由此可發現,盡管抗疫支出總額最高的是廣東省,但在人均抗疫支出上,北京市是廣東省的2.4倍。

    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前,北京市和其他大城市一樣在2022年經歷了多輪本土疫情,并采取了相當嚴格的防疫措施。例如去年4月底,北京市對東城、西城、海淀等11個區開展了三輪全員核酸檢測。有媒體測算,如果按照10:1混采、一周測一次,北京一個月因常態化核酸檢測所需支出約為2.98億元。

    2022年上半年,上海實行了將近2個月的“全域靜態管理”。上海市在抗疫支出的表述中提到:市級安排支出167.78億元用于醫療救治、發熱門診改造、疫苗接種、定點醫療機構開辦運營、方艙醫院建設、購置診療設備、發放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服務保障外省市援滬醫療隊、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等。

    上海市還特別提到:為支持各區疫情防控,緩解財政收支矛盾。累計增加下達市對區疫情防控一攬子補助125億元。

    除人口基數外,防疫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也能反映出地方政府對防疫的投入程度。

    △ 2022年,22個省市防疫支出占地方財政比重

    防疫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排在前三名的省市依次為:北京(9.4%)、河南(4.6%)、廣東(3.8%)。北京市對防疫的資金投入程度,是第二名河南省的2倍。相較于防疫支出占比墊底的寧夏(0.7%)、青海(0.5%),更是有十多倍的差距。

    為何北京與上海都經歷過大規模感染,但北京防疫支出占比最高?

    有專家分析,北京在疫情中開展了更多公衛建設項目,導致資金投入更多。例如,北京市在《報告》中提到了具體的投入項目:支持建設市疾控中心新址,實現全市建設負壓病房1558間,持續推進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

    此外,北京市在抗疫支出的表述中還提及:全年投入疫情防控資金近300億元,特別是加大對各區疫情防控資金支持,全力保障疫苗接種、核酸檢測等資金需求,為應對多輪疫情沖擊提供有力支撐。

    去年全國財政衛生支出增幅17.8%,五年之最

    去年7月,一路飆升至7.55萬億的2021年全國衛生費用,引發爭議。

    這個冷門的統計數字被網民與其他數據對比,一時誤讀四起。公眾對于全國衛生費用的“龐大開銷”感到費解。

    從宏觀來看,使用“籌資來源法”計算的衛生總費用,實則有三個買單方:分別為政府、社會和個人。該數據測算的是這三者每年往衛生領域的資金池里注入了多少錢。在這三者中,政府衛生支出是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撥款;社會衛生支出包含了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等投入;而個人衛生支出則是居民自付的醫療費用。

    三者的占比,近些年基本上在 3:4:3 左右波動。但受新冠疫情擾動,政府衛生支出急劇增加,2022年尤為顯著。

    1月31日,財政部官網發布的《2022年財政收支情況》中指出,2022年衛生健康支出22542億元,比上年增長17.8%。

    把視線拉長,梳理往年5年的數據能進一步發現,2022年是近五年來財政衛生健康支出增速最快的一年,17.8%的同比增長,不是小數目。這種增幅下,2022年的全國衛生總費用難免會受到影響。

    一位從事衛生數據統計的專家曾向八點健聞悲觀地表示,政府財政支出與經濟水平緊密掛鉤,其占比原本呈逐年下降趨勢,再加上經濟形勢下行,未來財政壓力陡增。

    2023年,各省市財政對衛生健康投入的強勁勢頭還會持續下去嗎?

    從多地公布的2023年衛生健康預算中可見,21個省市的預算平均同比下降3.0%,多地預算縮水。其中,寧夏的預算同比下降22.2%,從2022年的136.4億縮減至106億,降幅最為劇烈。

    但有一細節值得關注:仍有9個省份的衛生健康預算同比增長。北京市增幅最高,達33.1%,預算投入328億元。

    按慣例理解,經歷大疫之后,一度達到峰值的衛生健康支出通常會有所降低,為何個別省份還會繼續增加?

    對此,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GAHA)主任莊一強指出,2023年的預算往往是在2022年底制定,此時預算制定者仍然會考慮疫情的延續性影響,因此抗疫的相關預算并未減少,甚至會考慮有所增加。

    簡言之,衛生健康預算制定者也無法預料到防疫政策的轉向和疫情的“突然消失”。

    2023年衛生支出會流向何處?

    告別疫情,面對2023年,我們更想知道:接下來的衛生健康費用會流向哪里?

    顯然,隨著2023年疫情防控形勢的轉變,原本計劃流向公共衛生領域,尤其是突發類公共衛生應急處理的費用勢必會大幅減少,多位業內專家亦佐證了這一看法。

    一位衛生領域研究員表示,原計劃用于疫苗、核酸檢測、醫務人員補助、隔離點建設以及防控物資采購的資金會大幅減少,但不會驟降至零,若拉長來看,衛生預算支出的各類比重會逐漸回到疫情前水平。

    真正大幅減少的,會是核酸檢測、隔離點建設等防疫支出。一位衛生經濟學家向八點健聞指出,近兩年各地針對疫控防控體系的建設日趨完善,需要購置的設備和需要建設的實驗室也在陸續完備,但“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是二十大重點強調的內容,這部分資金不會突然“沒了”,體系性建設可能還會有長期性。

    若移除公共衛生支出(疫情防控)的變量,衛生健康費用支出的大方向便愈發清晰。

    △ 各省2023年預算報告對衛生健康費用支出的關鍵詞統計,圖中字體越大的部分詞頻越高

    把各省2023年預算中相關詞條做提取,可以看到: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公立醫院等詞語是接下來的重點。在多省份的預算里,有一些諸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實施”的表達。

    也就是說,公立醫院建設與公衛體系完善會是支出的重點流向。對此,一位衛生經濟學學者稱:重心回歸醫療本身。

    △ 2019~2021年,財政公共衛生支出變化分類統計

    當全社會都在討論“迎接復蘇”,毫無疑問,國內的衛生健康建設也會融入“大復蘇”的主浪潮里,即便復蘇的方向已經被“失去的三年”永久改變。

    在一位資深衛生發展研究學者看來,2023年的衛生健康支出的流向中,公立醫院將是重大的一項。

    疫情三年,大型公立醫院再次展現了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兜底作用,這讓各地政府再次把目光轉向大型公立醫院建設。近兩年,就有包括陜西、江蘇在內的多個省份表示,要加大投資和建設公立醫院。

    例如西安,曾提出要建設13家三甲醫院,雖然通過整合、拆遷等方式,目前真正就建設完成了一家,但基建的投入并不會減少。

    另外,昔日“強基層”的口號仍在高喊,但剎車后重啟,過去的方向似乎失效了。

    △ 過去四年,財政對公衛領域的投入中,基層醫療機構最不受重視

    上述學者關注到,目前各地今年的工作重點“都是建醫院,沒有建基層”。

    “這讓我們很郁悶,今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占比可能還會下降。”

    史晨瑾丨撰稿 制圖

    習翔宇、李琳丨撰稿 數據收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上一篇:江西宜豐縣車禍致6死4傷 警方:貨車司機未及時發現過馬路行人 最新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2|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av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