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至20日,3天內,北京、上海、重慶、廣東等省市黨政“一把手”調研、座談了包括西門子、寶馬、松下電器、小紅書、康寧公司、寧德時代等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
(相關資料圖)
北京:
與外資企業代表座談,要求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2月18日上午,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來到朝陽區調查研究,深入企業、項目走訪座談,與企業家們共商高質量發展。尹力強調,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為首都發展大局添彩、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出經驗。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一同調研。
一行人等先后來到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改造復建后的工人體育場、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北京商務中心區管委會進行調研。
尹力指出,西門子是先進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希望西門子發揮創新優勢,積極參與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助力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現代化。
座談會上,尹力開宗明義,請企業家們圍繞首都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企業發展經營等提出意見建議。寶馬、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松下電器、雀巢和卡特彼勒等外資企業相關負責人發言。尹力認真聽取、逐一回應,并介紹了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希望大家深刻認識中國和北京發展形勢,進一步堅定在京發展信心,充分用好首都產業、科技、人才等各方面優勢,在扎根北京發展中實現自身新跨越。
尹力強調,要深刻認識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在擴大內需、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上持續用力。要深刻認識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演進特征,在創新發展上持續用力。要深刻認識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要求,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用力。要深刻認識全球化的發展潮流,在推動更高水平開放上持續用力。
上海:
支持互聯網企業順應新趨勢、搶占新賽道
2月20日下午,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來到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小紅書)調研互聯網企業發展。
陳吉寧聽取企業下一步發展設想,就把握消費升級和技術變革新機遇,與企業負責人互動交流,聽取想法建議。陳吉寧說,特色鮮明的互聯網企業,抓住機遇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換道超車,要有這樣的信心和志氣,保持對消費偏好的準確把握、對消費趨勢的前瞻判斷、對消費時尚的潮流引領以及對創意設計的靈感捕捉,更好助力培育消費新品牌,打造生活服務業風向標。
調研期間,陳吉寧主持召開座談會,就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加大業態和模式創新力度、支持培育一流互聯網企業等和與會同志進行討論。陳吉寧指出,數字技術發展、數字潛能釋放,帶來行業格局的不斷重塑和重構,新興力量不斷萌發、成長、壯大。要增強機遇意識、危機意識,適應技術變革趨勢,善于挖掘需求、針對需求,不斷創新業態,積極開辟新賽道新領域,牢牢把握產業鏈價值鏈核心環節。上海要持續提供優質服務,集中優勢資源,創造良好生態,通過整體謀劃設計,為企業搶占行業新賽道、把握產業制高點提供更有力的支撐。監管部門要積極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平臺企業要落實社會責任,強化安全運營,守牢安全底線。
重慶:
希望康寧在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健康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
2月20日上午,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會見了康寧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孟安睿一行。
康寧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錚、副總裁劉之菲,市領導張鴻星、羅藺參加。
袁家軍說,我們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圍繞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提升城市能級和公共服務水平;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補鏈強鏈,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和電子信息等現代產業集群;圍繞科技創新培育高端創新平臺,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五年實現“雙倍增”。
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蘊含著重大發展機遇。康寧公司是全球材料科學引領者、世界500強企業,與重慶合作基礎堅實。
重慶高度重視康寧在渝投資發展。希望康寧堅定在渝發展信心,把現有生產能力發揮好,加快新項目實施,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參與重慶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在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健康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共享發展機遇,實現共贏發展。
廣東:
希望寧德時代助力整合建強廣東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
2月20日上午,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在廣州會見了來粵訪問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雙方就推進新能源產業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等進行深入交流。
黃坤明說,近年來,寧德時代在粵投資布局版圖不斷擴大,雙方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契機,持續深化在新能源產業的互利合作,共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當前,廣東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高水平推進現代化建設,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我們依托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積極謀劃部署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鏈條、集群化發展,這為雙方推進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我們愿與寧德時代一道,抓住綠色低碳發展重大機遇,繼續鞏固雙方前期合作成效,落實落細戰略合作協議,圍繞新能源開發、新型儲能等領域,攜手謀劃推進更多互利共贏的項目,共同搶占新賽道,更好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希望寧德時代加大在粵投資布局力度,充分發揮研發制造優勢,引領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來粵集聚發展,助力整合建強廣東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廣東將扎實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來源:廣州日報、北京發布、上海發布、重慶發布
編輯:常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