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每日關注!央行下發《金融領域科技倫理指引》,杜絕以“科技創新”名義模糊業務邊界

    2022-10-25 09:24:3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金融機構的科技倫理治理迎來指引文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金融機構處獲悉,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金融領域科技倫理指引》(JR/T0258-2022)標準(以下簡稱“《指引》或文件”)。


    (相關資料圖)

    文件提供了在金融領域開展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守正創新、數據安全、包容普惠、公開透明、公平競爭、風險防控、綠色低碳等7個方面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適用于指導金融領域從業機構開展科技倫理治理工作,預防和化解金融科技活動倫理風險。

    據《指引》規定,金融科技的定義為“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其核心是持牌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前提下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

    《指引》明確,科技倫理即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

    守正創新方面,《指引》對金融機構提出履行倫理治理主體責任,落實金融持牌經營要求、踐行服務實體經濟使命、秉持科技賦能金融定位、堅持誠信履約行為準則、嚴格恪守依法合規底線、切實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等七大要求。

    金融為本,科技為器

    在履行倫理治理主體責任方面,建立健全倫理管理組織架構與制度規范,探索設立企業級科技倫理委員會,完善科技倫理審查、信息披露等常態化工作機制,壓實各方職責,做好金融科技活動的審查、批準與監督,提前預防、有效化解金融科技活動倫理風險,嚴防技術濫用、誤用。

    《指引》在守正創新章節多處明確金融與科技業務的定位區分。堅持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涉及金融業務的按照相關規定取得金融牌照和資質,規范開展經營活動,杜絕以“科技創新”的名義模糊業務邊界、交叉嵌套關系、層層包裝產品、實施無證經營或超范圍經營等行為。秉持“金融為本、科技為器”原則,堅持科技為金融賦能的定位,劃定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的合作邊界,由金融機構直接提供金融服務,由科技公司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做到互促共進,有效隔離金融風險與科技風險。同時,《指引》要求在開展金融科技創新過程中嚴格遵守現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杜絕以“創新”之名突破新型規定,嚴防利用科技手段從事不法活動。

    包容普惠,公開透明

    數據安全方面,《指引》要求金融機構充分獲取用戶授權,以最小必要原則采集數據,使用數據秉持“專事專用”原則,嚴格采取防護措施,依法合規共享數據,主動清理留存數據。

    包容普惠方面,《指引》要求金融機構提倡包容性設計,防止不公平歧視,履行無障礙義務。其中,在履行無障礙義務方面,文件要求建立“容錯型”產品交互機制,著力彌合因智能技術運用困難導致的數字鴻溝問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深度、廣度和溫度。

    公開透明方面,《指引》要求金融機構充分披露產品服務信息,做好消費者適當性管理,自覺主動接受外部監督,強化科技倫理宣貫教育。

    值得關注的是,做好消費者適當性管理一則,要求機構充分了解用戶的真實金融需求,客觀全面衡量用戶風險偏好和風險承擔能力,確保提供的金融科技產品服務與用戶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知識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相匹配,不隱瞞不利信息、不“勸誘”銷售產品,不利用信息不對稱將高風險產能服務推薦給低風險承受能力的用戶。

    公平競爭方面,《指引》要求嚴防濫用數據與流量,公平公正使用智能算法,平等合理設置平臺規則,鼓勵科技服務開放互通。

    創新風險補償,健全創新退出機制

    在風險防控方面,《指引》要求金融機構牢固樹立風險底線意識,自覺履行風險監控責任,主動做好創新風險補償積極健全創新退出機制,認真落實追責問責要求。

    其中,記者注意到,主動做好創新風險補償政策方面,《指引》要求堅持金融科技創新以資金安全、信息安全為前提,針對不同類型的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和服務,明確風險責任認定方式,制定風險賠付方案,配套風險撥備資金、保險計劃等補償措施。因金融科技創新風險造成損失的,嚴格按照賠付方案進行賠償,有效彌補損失,充分保障各方權益。

    近年來已有多地建立科技創新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為創新金融產品提供支持。如江蘇省常州市在今年8月出臺《常州市“智改數轉數字貸”風險補償資金管理實施意見(試行)》,創新建立“數字增信+風險補償”機制,助力工業企業用“數”換“貸”,單戶融資額度原則上最高達2000萬元,單筆貸款期限最長達3年。貸款損失由風險補償資金、合作銀行、合作擔保機構按照一定比例分擔。

    積極健全創新退出機制方面,《指引》要求在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正常退出或因特殊情況導致非正常退出時,確保用戶資金安全、信息安全,實現平穩退出,包括但不限于業務與技術的安全退出。特別是技術退出方面,按照既定規程對產品和服務進行下線,對上下游及關聯產品和服務進行還原或恢復等處理,做好系統、設施等交接處置工作和向金融消費者的解釋工作。涉及數據的,按照國家級金融行業有關制度、標準做好數據清理、關聯數據回滾或修改、隱私保護等工作。

    此外,《指引》在綠色低碳層面,要求金融機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策略,發揮金融支持環境改善作用,積極主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

    記者獲悉,今年3月,監管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其中要求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細化本系統科技倫理監管框架和制度規范。隨后,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倫理監管框架和治理規范,加強科技倫理風險預警、跟蹤研判和敏捷治理,引導從業機構落實倫理治理主體責任,用“負責任”的科技創新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服務實體經濟。

    上一篇:
    下一篇: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亚洲中文无码mv|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亚洲熟妇av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