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地鐵站東南側、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入口處,新安裝了一塊電子大屏幕,這是海淀新上線的“智慧單車調度平臺”,13個探頭實時“盯著”共享單車停放,停車入位的車輛是綠框,亂停的是紅框。
“這是我們為治理共享單車亂象開發的平臺,上周剛剛投入使用,目前看效果很明顯。”海淀區學院路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進說。
學院路街道地區人口密集,共享單車需求量極大,也帶來了共享單車企業過度投放、運營管理不善,騎行人亂停亂放等問題。學院路街道提出“有序投放、行為引導、空間規劃、共享共治”十六字工作法,治理共享單車亂象。街道聯合市委黨校、北京交通大學等學術科研機構,將轄區內共享單車的騎行特征從季節、時間和空間尺度等角度進行統計分析,并據此制定治理方案。
學院路街道在全區率先建立起共享單車智慧調度平臺,及時監控停車場共享單車停放的數量、停放秩序、停車場的飽和度等數據,并可發布預警信息,自動派發工單給一線工作人員。
據介紹,待相關經驗總結后將在全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