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 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距離禁令的最后期限還有不到半年,用慣了便宜好用的塑料吸管,要換成什么?重慶的一些餐飲門店在開始吸管“換裝”了嗎?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企業早嗅到“禁管令”商機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支,人均使用量超過30支。塑料吸管的使用時間只有幾分鐘,但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
記者采訪了解到,其實部分企業早就嗅到了“禁管令”的商機。重慶宇揚紙業有限公司經營各種紙吸管,公司負責人楊先生介紹,該公司在2015年開始生產紙吸管,但因目前國內塑料吸管的使用率遠高于紙吸管,因此該公司產品主要是出口,銷售到國內的很少。至于銷量,楊先生表示不方便透露,但“禁管令”為公司產品在國內的銷售帶來了一些新機遇。
頭部企業供貨商、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吸管在乳品業占據半壁江山,據了解,伊利、蒙牛、瑞幸咖啡、喜茶、奈雪、樂樂茶等吸管幾乎都是他們提供。該公司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在年底前將塑料吸管用新產品替代,即紙吸管、PLA吸管和CPLA吸管,并且在產能上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由于紙質吸管的制作工藝并不簡單,受制于資金成本、技術等原因,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吸管生產企業也并沒有冒然轉型。“了解到今年年底餐飲行業將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但目前我們還在觀望當中。”重慶一家主要從事塑料吸管生產的工廠負責人雷先生介紹,除了成本和技術,市場的反響結果,也還在觀望階段。
一些門店“換裝”紙吸管
除了企業,重慶的一些餐飲門店準備得怎么樣呢?15日上午,記者在渝中區大坪英利大融城星巴克看到,該店吧臺處的吸管盒子里放著不少白色紙包裝的紙質吸管,工作人員楊先生介紹,從去年年底開始,星巴克就已經將塑料吸管換成了紙質吸管,顧客需要便在吧臺自取,“紙質吸管的使用反響還是不錯,我們一直很重視環保,除了停用了塑料吸管,我們還倡導顧客自帶杯子,自帶杯子的顧客買單立減4元錢。”
在龍湖時代天街的喜茶店,記者看到,該店有兩種吸管共顧客選擇:一種是塑料吸管,另一種是紙質吸管。此時,兩位十七八歲的男生在該店買了飲品之后,在吧臺處拿了兩根白色紙包裝的習慣,店員立馬解釋:“這是紙吸管哦,那邊的是塑料習慣。”,兩男生回答:“就用紙吸管,環保一些。”
該店店員告訴記者,顧客拿了紙吸管后,她都會解釋一下,因為其用起來舒適感可能會有一些差異。記者看到,該店不止是在實體店增加了紙質習慣供市民選擇,外賣平臺上也增加了吸管選擇的選項,可以選擇“常規吸管”、“不使用吸管”和“紙吸管”,不過紙吸管的選項處還特別標明了“口感略有影響”幾個字。
“我生小孩時曾在網上買過紙吸管,用起來不太習慣,容易受潮變軟。”市民陳女士說,紙吸管相對比吸管環保,還是會選擇使用紙吸管。
紙吸管是塑料吸管最佳替代品嗎?
一些企業也在嘗試著生產紙吸管,是不是說塑料吸管停用之后替代品就是紙吸管?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環保吸管”,出現的不但有紙吸管,還有竹子吸管、秸稈吸管等,以及玻璃吸管、不銹鋼吸管等,銷量從幾十到幾百上千,甚至上萬的都有。
而價格方面,塑料吸管100根有的店最低價格只需1元,紙吸管很多標價1元的,只有25根,而玻璃、不銹吸管價格則更高一些。有業內人士稱,在環保類吸管中,麥稈的成本算是比較低的,但它的孔徑太小,使用受限制,奶茶類、漿果類飲品使用不了。相較麥稈,竹子的孔徑可大可小,但成本是麥稈吸管的10倍,不過這類吸管可以在飯店像勺子、筷子一樣重復使用,可以配備刷管工具。另外,植物吸管保存不好會發霉。所以,應該思考如何能找到一個環保、成本低、用戶體驗高的產品替代塑料吸管。
那么,環保吸管的成本是否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呢?這也是不少網友所擔心的問題。不過,從星巴克來看,該品牌門店從去年底就已經停止使用塑料吸管,并沒有因此而漲價。
記者 張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