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目前南京全市所有的公共備案停車場、所有的道路臨時泊位、所有的內部共享泊位等各類停車資源已初步實現“一網統管”。這意味著,駕車人在南京市內任何位置,都能在微信小程序“寧停車”上找到最近的、實時的空余泊位。
實時找空余車位,就上這一個平臺
以往駕車人到達目的地后,還得繼續開車,自己去找、去問附近的停車場或路邊現在有沒有空余的泊位。此次南京全市停車資源實現“一網統管”的一大突破,就是將全市各類停車資源匯總至“寧停車”平臺,并能將附近的空余泊位實時顯示出來。
記者體驗發現,登錄微信小程序“寧停車”并點擊下方“找車位”按鈕后,小程序會自動定位,將附近的停車資源由近及遠、依次顯示出來,并可以選擇導航,其中既有路邊的臨時停車泊位,也有停車場的。記者注意到,所顯示的數據是實時更新的,例如下午4點時,路邊臨時泊位“白龍江東街1點”有空閑泊位1個;20分后再登錄查看,空閑泊位變為3個。對于駕車市民,特別在高峰時段找車位,就無需自己繞圈去找,“寧停車”可以直接顯示最近的、實時的空余泊位。
此外,南京全市企事業機關單位及小區內部的共享泊位的數據也納入“一網統管”。進入微信小程序“寧停車”并點擊下方“共享”按鈕,界面同樣會由近及遠、依次顯示開放的共享泊位,用戶可以直接點擊操作進行申請。
歷時2年多構建全市停車資源“一網統管”
南京市城管局停車設施管理處處長葉彬介紹,目前市區兩級平臺已基本構建完成,南京全市1369家公共備案停車場、7.8萬個道路臨時泊位、8.59萬個共享停車泊位已全部接入同一個平臺,全市所有停車資源初步實現了“一網統管”。
“打破‘信息孤島’,2年多來,我們通過圍繞公共停車場、專用停車場、居民小區停車場、道路臨時泊位、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可開放的停車資源、立體停車庫等開展摸底排查,梳理匯總全市停車資源基礎數據,經過備案摸底、走訪動員、簽訂協議、設備改造、數據聯調聯試,做到各類停車資源應接盡接。”葉彬介紹說,“全市停車一張網”在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時,也為管理部門的決策提供了全面、及時、準確的數據,進一步提升停車資源管理效能。
未來還將上新“找充電樁”等多項功能
鼓樓區在各區中率先完成平臺建設,并開發了“停車收費監管”、“共享單車運維”等獨有功能。鼓樓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底將依托平臺實現對全區道路臨時泊位收費人員的有效監管,打擊各類違規收費行為。同時,平臺可顯示轄區共享單車總數量、GPS位置信息、單車騎行信息、騎行邊界范圍信息等,為區域單車總量預警和精細化調度提供依據。據悉,該平臺還為未來新能源充電樁的接入和管理預留了功能模塊。(通訊員 朱磊 記者 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