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如今正在廈門的不少地方悄然復蘇,給這座旅游城市增添了煙火氣。
在日漸火熱的“夜經濟”潮中,閩南美食迎來“遲到”旺季。近日,記者探訪廈門翔安區澳頭漁港小鎮,不禁被這些正漸漸恢復往日活力的漁家小院深深吸引。
作為古渡口,這里三面臨海、港深水闊,怡人的環境和鮮美的海鮮吸引著大量食客慕名而來。隨著廈門疫情日趨平穩,一到傍晚,這里遍布四周的漁家小院便燈火通明,各具特色的海鮮小館在店門前支起了桌椅。
六和居是由自家古厝修繕改造的堂食店,保留著閩南“古早”風貌,以藥膳海鮮聞名。每逢華燈初上,廈門市民喜歡攜家人或邀三五好友聚在桌前,點一份招牌撈汁螺片,再來盤白灼蝦、小管、海蠣炸,就著夏夜涼風和清冽的啤酒,一天的疲憊便在這味蕾的享受中煙消云散。
經營者蔣海堂一邊熱情招呼客人,一邊對記者說,在疫情沖擊之下,六和居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僅8萬元人民幣,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近期才迎來人氣回潮的熱絡景象。
談及如何快速恢復活力,蔣海堂說,僅靠一己之力想重回經營正軌難免有些單薄,多虧有各項好政策和稅務支持,“現在連我這個門外漢都對政策略知一二了。”受益于疫情期間稅務部門提供生活服務免征增值稅等各項減免,六和居第一季度的稅費款支出減輕了近萬元。
為提振民眾消費,福建省會城市福州持續發力“夜經濟”,提升民眾夜間消費的便捷性,近期已擬定夜色經濟體驗示范街區行動方案。
廈門則在去年就推出《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工作方案》,近期該市又出臺《促進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培育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深夜食堂餐飲區等一批綜合夜間消費集聚區。
“老板娘,兩份四果湯!”隨著炎炎夏日到來,同樣開在翔安的“網紅四果湯”——小恩媽小吃店,也重新回到百姓的視線。
老板娘陳華萍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小恩的名字正是店名的由來。憑借新鮮的食材和獨有的口味,在天氣轉熱之際,小吃店的四果湯生意越來越紅火,每天座位都不夠坐。
“都說沒有四果湯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在翔安工作和生活的臺胞賴裕信對記者說,他來廈門已多年,路邊攤、地道的古早小吃,讓他找回了兒時的味道,“不管走多遠,這個老味道一直在我的味蕾中、腦海里。”
陳華萍告訴記者,她是小本經營,稅務部門多次來店里宣傳優惠政策,幫助協調減免租金,這個月我們得到了2000元的租金減免,切實感受到了國家的支持。作者 楊伏山 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