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市“六水共治”現場推進會召開,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突破口,系統推進治污水、保供水、排澇水、防洪水、抓節水、優海水6項工作,在全市打一場治水攻堅戰。
兩年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三年剿滅劣Ⅴ類水體
東方以5年為期,統籌治理“六水共治”工作,實現從治水重要到緊要、從各自為政向協調一致、從單項治理向系統治理、從粗放治理向精細治理、從政府主導向多元共治等5個轉變。
“六水共治”,治污先行。東方打好五年攻堅戰,實施三步治水。兩年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集中力量推進“三覆蓋”“兩轉型”,提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覆蓋率、建制鎮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覆蓋率、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推進農業種植轉型和水產養殖轉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50%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覆蓋率達70%以上,行政村覆蓋率達90.8%,城市水體“黑”“臭”“臟”感官基本消除。協同推進城市內澇、村鎮供水保障工作。
2024年,剿滅劣Ⅴ類水體。對全市劣Ⅴ類水體和水質不達標斷面進行全面排查,明確成因、問題、措施清單,修訂完善“,一河一策”工作方案,繼續深化“三覆蓋”“兩轉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85%以上,行政村覆蓋率達96.2%,農業面源污染和水產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體基本實現由“混”到“凈”。全市主要河流水庫水質穩步提升,城鄉供水保障水平持續提高。
2025年,省控國控斷面全部達標。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全覆蓋,重點園區實現“污水零直排”,推進尾水再生利用和水產養殖尾水生態化治理,污水處理效能大幅提升,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全市主要河流和水庫水質穩定達標。在保供水方面,完善市鄉鎮水資源配置體系,保障水源地安全,推進雙水源供水或水廠互連互通,加快城鎮集中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
東方成立領導工作小組
穩步推進“六水共治”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東方全面推行河灣長制工作,成立東方市河灣長制辦公室,通過創新“河長制”“灣長制”工作機制,有效遏制威脅河湖海灣生態安全的非法行為,解決河灣管理保護突出問題,探索河湖海灣生態修復和治理新思路,確保河湖海灣生態環境污染“可防、可控、可治、可開發”,河湖海灣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也為“六水共治”工作打下良好的生態基礎。
1月17日,東方市委書記田麗霞組織召開市委常委會,研究部署“六水共治”工作,會上成立東方市治水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東方市治水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市治水辦),原市河灣長制辦公室撤并到東方市治水辦,通過科學統籌規劃,有步驟地穩步推進“六水共治”工作。
目標已定,東方如何打贏“六水共治”攻堅戰?東方將堅持首創的陸海統籌、河灣共治新模式,建立健全黨政同責、部門聯動、綜合治理的河湖海灣治理體系,推進管理高效無縫銜接,實現陸海共治共建共管改變了“海洋不上岸、陸地不下海”的生態環境治理困局;堅持河灣長制“六進”(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進學校、進部隊),充分發揮“企業河段長”、“居民河長”、“村民河長”及機關、學校、部隊在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作用,現河湖長制“政府統管、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黨政軍民學全覆蓋”的新局面;創新科技支撐,將“六水共治”與重點院校、設計、科研形成聯系,建立河湖海灣治理技術交流平臺及河“湖海灣治理專家服務小組”,開展河湖海灣治理技術交流、合作與科研,實現從純工程設施治理到生態修復、自然生境重建的轉變,達到標本兼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