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免去當事人的奔波,實現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位一體”的河東區交通事故糾紛聯合調解中心揭牌成立一個多月以來,已經有5起案件的雙方當事人成功達成了賠償協議。公安交管部門和法院、保險公司、人民調解員共同探索多元調節模式,延伸服務觸角,有效減少了當事人往返奔波的負擔,贏得了群眾支持。
多方合力糾紛快速解決
今年5月底的一天,張師傅駕駛出租車與一輛小客車發生碰撞,對方當事人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由于張師傅與承保小客車車險的保險公司,對出租車停運期間的損失賠償無法達成協議,于是向聯合調解中心提出調解申請。經過聯合調解中心多方努力,事故雙方最終達成一致的賠償意見,當場簽訂了賠償協議,整個調解過程僅用時1個小時。拿到調解協議后,張師傅高興地說:“這大熱天的不用來回跑了,真的很感謝聯合調解中心的工作人員!原本以為自己的糾紛需要通過法院訴訟才能達成賠償協議,要耗去很多時間精力,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真是太方便了!”
三位一體促進源頭化解
河東區交通事故糾紛聯合調解中心自5月31日成立以來,已經成功調解5起案例,其中既有近日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有長期以來因種種原因,雙方當事人一直沒有達成賠償意向的交通事故。調解中,法院工作人員對當事人釋法明理、耐心解釋法律問題;人民調解員發揮專業優勢,與雙方當事人仔細探討,確定調解方案;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則向雙方詳細講解了保險理賠流程和相關規定。
據交警河東支隊中山門大隊大隊長劉冰介紹,河東區法院法官、人民調解員及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每周都會來到調解中心,為在河東區發生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提供法律規定、訴訟賠償標準、訴訟流程等內容講解,并對當事人之間的矛盾進行調解,實現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位一體”。在交警下達“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后,如果事故雙方對于賠償金額等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且需要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均可前往大直沽警區服務站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后,按照聯合調解中心工作人員確定的時間,到大直沽警區服務站進行調解。
延伸服務受到事主歡迎
7月14日上午,一名市民來到調解中心進行咨詢。一周前,這名市民騎自行車和一名電動車騎行者發生碰撞。經交管部門認定,對方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事故發生后,這名市民自己墊付了醫療費,對方和保險公司卻一直沒有聯系他,他想咨詢一下接下來自己該怎么辦。在調解中心當值的法官仔細幫這名市民分析了情況,給他提出了適當的建議。
把聯合調解中心設立在交警服務站,就是希望把對群眾的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讓老百姓進行咨詢、處理交通事故糾紛都能更加便捷。實現交警處理交通事故、人民調解組織訴前調解、法院司法確認和保險公司理賠的無縫銜接,免去當事人在交警隊、法院、保險公司間的奔波之苦。
(記者王赫巖通訊員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