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經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東GDP達到8.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兩年平均增長5.1%。
“廣東經濟運行總體上處于預期區間,體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有韌性,抗壓能力強;二是有定力,繼續按照高質量發展目標推進結構轉型。”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表示。
主要經濟指標總體處于合理區間。前三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外貿進出口總額6.03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延續今年以來兩位數的增長態勢,兩年平均增長8.0%。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新動能持續增強。前三季度,廣東新能源裝備、生物藥品制造、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制造同比分別增長27.3%、43.1%、24.6%,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均增長67.1%。
與此同時,工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成為廣東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前三季度,廣東工業投資自今年2月以來持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同比增長21.1%,兩年平均增長8.2%,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加快,同比增長22.9%,兩年平均增長13.2%。
廣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萬陸認為,今年以來,廣東經濟在供給側和需求側都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制造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企穩上升,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未來對廣東經濟的長期向好將發揮重要作用。
展望全年乃至下一階段,陳鴻宇認為,廣東應著眼于不斷夯實發展后勁,通過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把握區位優勢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和新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