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15日公布,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5.3%,降幅比1-10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
財政部介紹,11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56億元,同比下降2.7%。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抬高基數等因素后,11月份全國收入增長6%左右,連續第6個月保持增長,反映了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展望全年,主要經濟指標仍將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稅收收入會保持增長,財政收入累計降幅會逐步收窄。
財政部表示,全國稅收收入連續7個月累計降幅收窄,非稅收入下降,企業負擔持續減輕,涉企收費繼續下降。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1-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22301.61億元。今年為應對疫情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無論絕對額還是相對GDP比重,從世界各國看都是比較大的。在各項助企紓困政策中,市場主體感受最明顯、受益最直接的是減稅降費,對促進經濟穩定恢復發展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7846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增幅實現轉正,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各級政府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全國一般公共服務、城鄉社區支出分別下降3.2%、24%。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衛生支出增長71%,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扶貧支出分別增長9.8%、9.5%、9.2%。
財政部還公布,1-11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2672億元,同比增長6.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4.8%;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同比增長8%,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65126億元,同比增長12.9%。(記者 趙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