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十四五”漁業發展相關政策,進一步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漁業現代化水平,構建漁業發展新格局,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財政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關于實施漁業發展支持政策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力爭到2025年,合肥市現代漁業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優美養殖水域生態環境基本形成。
支持水產加工業提檔升級。鼓勵骨干水產品加工企業加大對精深加工技術和工藝的研究,進一步推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對水產品加工企業購置設備給予適當后補助。到2025年力爭培育水產加工上市企業1家,水產品加工產值突破50億元。
支持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鼓勵采取進排水改造、生物凈化、人工濕地、種植水生蔬菜花卉等技術措施開展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區域和工廠化養殖尾水處理,推動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2025年底全面實現巢湖流域水環境一級保護區內規模水產養殖企業尾水達標排放。
支持水產苗種產業發展。圍繞合肥市打造“種業之都”目標任務,推進水產原良種場“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支持重大育種創新聯合攻關。提升水產養殖良種化水平,支持標準化擴繁生產,開展試點示范。到2025年,力爭全市水產苗種繁殖量突破100億尾,創建國家級良種場2家,水產良種覆蓋率超90%。
支持現代漁業設施設備建設。因地制宜推廣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集裝箱式養殖、工廠化養殖、等多種形式的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生產深度融合。到2025年全市水產健康養殖比重達98%,名特優水產品占比突破60%,市級智慧漁業信息化平臺作用進一步顯現。
支持漁業品牌建設。圍繞小龍蝦、河蟹、鮰魚等本地優勢特色產品,支持各類漁業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品牌創建,打造一批具有合肥特色、優質安全、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水產品牌。用好各類農交會、農博會、互聯網等平臺,拓寬展示展銷渠道,進一步擴大合肥漁業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到2025年,力爭創建國家級漁業品牌5個。
支持漁業資源養護。支持巢湖、滁河流域等重點水域漁業環境、漁業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調查監測,動態掌握水生生物多樣性情況。加強水產種質資源庫、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和關鍵棲息地保護區建設,保護合肥市特有及地方性漁業種質資源。科學實施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到2025年,巢湖水生生物資源得到有效恢復,其他公共水域生態環境明顯優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有所改善。
(湯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