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第5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的通知》, 9月份開展主題為“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活動內容~
(一)提高愛眼護眼意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各地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要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學前、小學、中學等不同學段近視防控指引〉的通知》要求,堅持不懈推廣精準、科學、有效的近視防控方法。
要充分發揮全國、省級和地方近視防控宣講團作用,進一步提高宣講工作針對性,做到抓早、抓小,營造近視防控氛圍。
要積極發揮學校健康教育主陣地作用,將近視防控知識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要合理利用科普宣教素材,積極開展上好開學第一堂視力健康課、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組織一次家長宣講、開展一次校園宣傳、進行一次國旗下講話、合唱一首《光明的未來》等活動,深入開展科學用眼護眼健康宣傳教育,引導兒童青少年切實增強愛眼護眼意識,自覺愛眼護眼,提升視力健康知識知曉率和用眼行為改進率。
(二)加強近視防控培訓交流
各地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要做好秋季學期近視防控工作部署,明確和細化教育部門負責人、校領導、班主任、校醫(保健老師)、家長代表等多方職責。
鼓勵設立班級學生視力健康委員等班級近視防控專門崗位。
面向班主任、校醫(保健老師),開展班級日常視力健康管理工作和學生用眼行為規范培訓。
組織地區間、學校間近視防控經驗交流,充分發揮國家、省級試點試驗地區和示范學校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持續推進近視防控工作。
(三)落實近視防控常態措施
各地要指導學校進一步落實,強化中小學生手機、作業、睡眠、讀物、體質五項管理,改善視覺環境。
堅持眼保健操制度,小學低年級有條件的學科,每節課中可安排1分鐘眼疲勞放松時間。
督促指導學生糾正不良讀寫姿勢,配備高度適合的課桌椅,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科學合理分配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引導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
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切實發揮好作業育人功能。
鼓勵學生每節課間走出教室活動、遠眺,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幼兒園要重視抓早、抓小,科學保育保教,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保證兒童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少于3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為兒童提供營養均衡、有益于視力健康的膳食,促進視力保護。
(四)發揮家庭近視防控關鍵作用
各地要推動學校強化與家長溝通協作,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視力健康狀況,強調近視危害性,宣傳科學的近視防控知識和方法,引導重視孩子早期視力保護與健康,陪護視力異常的孩子到醫療衛生機構檢查和矯正,發揮家庭教育在近視防控工作中的關鍵作用。
鼓勵學校在家長委員會中明確家長代表的近視防控職責。
充分發揮學生、家長宣講作用,引導家長提高家庭眼保健意識,以身作則,共同控制視屏時間,營造愛眼護眼的健康家庭氛圍。
線上學習時,盡量使用屏幕較大、分辨率較高的電子產品,注意視屏距離,嚴格控制視屏時間。
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
要加強糾正不良用眼行為,引導孩子不在走路時、吃飯時、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
引導已經近視的孩子進一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延緩近視發展。
(五)加強專家宣講指導
省教育廳將組織省級宣講團專家赴各地或線上開展宣講教育活動,指導學校積極做好近視防控工作。
各地應推進建立市級及以下宣講團,通過創新宣講載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互動感強的宣講活動,大力宣傳推廣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