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興義市雄武鄉雄武村,種植戶們正忙著將采收好的高粱拉到設在村里的收購點進行售賣。
眼下,正是雄武鄉4000畝高粱豐收的季節,預計產量將達1100噸,產值800萬元。
“我家共種植16畝高粱,目前已賣出3.5噸,地里還可采收1噸,明年準備擴大種植。”雄武村村民韓紅美高興地說。
2020年,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雄武鄉引進高粱種植1800畝,由于技術缺乏等原因,收成并不理想。
今年,通過農業產業大招商,雄武鄉引進貴州國臺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雙方簽訂2500畝高粱種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發展訂單農業,由公司對高粱從種到收進行全程指導,并保底收購。
“通過在雄武鄉發展高粱種植,對種植戶進行全程技術服務指導,不僅能讓種植戶種出合格優質的紅高粱,增加收入,還能讓公司收購到更多優質的釀酒原材料。”貴州國臺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部部長王學佳說,通過委托第三方對雄武鄉種植的高粱進行檢測,發現其淀粉含量和支鏈淀粉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種植區域,而這兩項指標,恰恰是決定出酒率和酒品質的重要指標。
“今年,因市場價位走高,收購價隨行就市達到了每公斤6.4元,看著高粱種植豐收又增收,大家都喜笑顏開。”雄武鄉黨委委員白得威說,高粱種植的收益是玉米的2至3倍,大家的種植意愿都很強烈,明年雄武鄉將繼續擴大規模,計劃種植高粱8000畝。(興義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段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