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以來,義龍新區7.5萬畝優質水稻開鐮收割,農民們自發組成“互助組”,采取“親幫親、鄰幫鄰、戶幫戶”的方式,把機動脫粒機、聯合收割機等機具開進田間地頭作業,搶抓晴好天氣搶收和晾曬谷子,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在今年農業生產中,義龍新區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突破口,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守住耕地紅線,推進優質水稻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利用高標準農田合理規劃水稻種植面積7.5萬畝。
同時,義龍新區在10個鎮(街道)大力實施水稻糧增工程、水稻育苗移栽、水稻高產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業生產實用技術,開展以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及專業統防統治、土地培肥、標準農田建設、種子體系、農機化示范為重點的綜合增效項目,切實辦好樣板田、示范點,以點帶面,推行水稻高效化、輕型化、標準化、規范化種植,提高作物單產,提升水稻種植水平,促進糧食增產增收。(通訊員 吳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