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密探財經(ID:Spy Finance)
(資料圖片)
八月下旬以來,上市城商行開始陸續披露2025年中報,再次呈現出“幾家歡喜,幾家憂愁”的分化加劇現象。
近日,“七千億級”貴陽銀行披露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5億元,同比下降12.2%;歸母凈利潤24.74億元,同比下降7.2%,再次遭遇業績“雙降”。
縱觀歷史數據看,貴陽銀行2023年以來已連續2個會計年度業績“雙降”,而且至今已連續3年出現中期業績“雙降”。
貴陽銀行解釋說,新發放的信貸資產利率下降、存量資產利率調降、資產結構調整等致利息收入同比減少,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
今年上半年,貴陽銀行凈息差1.53%,較去年同期1.81下降了0.28個百分點,跟2023年同期2.18%比累計下降了0.66個百分點。
該期內,貴陽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49.2億元,同比減少8.86億元,跌幅15.26%。其中,規模因素導致減少1.6億元,利息因素導致減少7.26億元。
此外,貴陽銀行該期內實現非利息收入15.8億元,同比微跌1.22%,其中投資收益增幅明顯,但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較大形成對沖。
實際上,從已發布中期業績的多家上市城商行看,利息凈收入增長帶動中期業績增長的不在少數。
比如,江蘇銀行今年上半年取得利息凈收入329.39億元,同比增幅19.1%,凈息差1.78%;成都銀行今年上半年利息凈收入97.66億元,同比增幅7.69%;重慶銀行期內實現利息凈收入約58.63億元,同比增幅12.22%,凈息差1.39%。
從以上看,貴陽銀行今年上半年凈息差比重慶銀行當期還高些,但貴陽銀行利息凈收入卻跌幅較大。這說明,貴陽銀行應從自身找問題。
截至今年6月底,貴陽銀行資產總額7415.4億元,較去年底增長5.08%;存款總額4337.7億元,較去年底增長3.47%;貸款總額3434.6億元,較去年底增長1.27%,其中對公貸款(含貼現)余額2907.7億元,占貸款總額的近85%,但較去年底增長0.71%,個人貸款余額523億元,較去年底增幅4.5%。
該期末,貴陽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8.24億元,較去年底增加4.76億元;不良貸款率1.7%,較去年底上升0.12個百分點,已創下歷史新高,貴陽銀行解釋說主要系“部分企業風險暴露”。
來源:密探財經圖庫
從貸款按行業看,貴陽銀行排第一的是房地產貸款,余額527.6億元,其次是建筑業460.4億元,再次是批發零售業447億元,該期末對應不良率1.75%、1.21%及4.58%,對應不良余額26.2億元、19.1億元、26.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貴陽銀行正常類貸款占比較去年底下降0.27個百分點,而關注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占比均較去年底上升,分別增加0.15、0.18、0.03個百分點。
同期末,貴陽銀行撥備覆蓋率238.64%,較去年底下降了18.43個百分點,雖較今年一季報末略有上升,但跟過去幾年比,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
該期末,貴陽銀行資本充足率14.97%,一級資本充足率13.77%,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2.73%,較去年底分別下滑了0.23、0.23、0.21個百分點,但就上市城商行看,其仍處于中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