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到崗準備接班的高速交警張少坤,發現一名群眾用手比畫著脖子的部位。瞬間反應過來的他立即運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時施救,群眾脫險后對其連連致謝。
【資料圖】
張少坤讀懂群眾手勢后進行施救
日前,泉州高速交警支隊一大隊水頭中隊民警張少坤像往常一樣提前到崗等待接班。一名群眾突然走進中隊部執法站內,沒有出聲而是用手不斷比畫脖子的部位。張少坤意識到該群眾可能是氣道梗阻難受所致,立即運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如下文)進行施救。
在張少坤的幫助下,該群眾及時吐出了堵塞物,氣道恢復暢通,對民警連連道謝。張少坤讓該群眾在執法站內休息,待身體恢復后再離開。
原理:
沖擊腹部——利用膈肌下軟組織被突然沖擊產生的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沖擊性、方向性的氣流長驅直入氣管,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沖開使人獲救。
成人篇:
1.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2.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的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3.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4.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被排出。
自救篇:
可采用前述成人篇4步驟的第2、3、4三點,或稍稍彎下腰,靠在固定的水平物體上(如桌子邊緣、椅背、扶手護欄等),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沖擊。重復這一動作,直到異物被排出。
用于無意識的病人:
使病人仰臥,搶救者面對病人,騎跨在病人的髖部,用你的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將下面一手的掌根放在胸廓下臍上的腹部,用你身體的重量快速沖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復直至異物被排出。
兒童篇(適用2歲以上兒童):
1.站在孩子背后,雙手放于孩子肚臍和胸骨間,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頭;2.雙臂用力收緊,瞬間按壓孩子胸部;3.持續幾次擠按,直到氣管阻塞解除。
嬰幼兒篇(適用1歲以下嬰幼兒):
1.曲膝跪坐地上;2.抱起寶寶,將寶寶的臉朝下,身體倚靠在大人膝蓋上;3.以單手用力在寶寶兩肩胛骨間拍背5次,再將嬰兒翻正,在嬰兒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壓胸5次;4.重復上述動作,以壓力幫助寶寶咳出堵塞氣管的異物,一直做到東西吐出來為止。
注意:勿將嬰兒雙腳抓起倒吊從背部拍打,這樣不僅無法排出異物,還可能造成頸椎受傷;若是液體異物,應先暢通其呼吸道,再吹兩口氣;若無法吹入,則懷疑有異物堵住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