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235線大田縣石牌拱橋危橋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8月10日,隨著“咚、咚、咚”的打樁聲響起,國道235線大田縣石牌拱橋危橋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相關資料圖)
石牌拱橋位于大田縣石牌鎮,是三明市境內通往沿海地區的重要通道。該橋1971年建成運營至今,出現拱圈開裂、滲水、鋼筋銹蝕等病害,2020年被鑒定為四類危橋并限制通行,給當地百姓的出行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市公路部門經過設計方案比選,確定在原橋旁邊新建一座橋梁的實施方案,以解決當地群眾出行問題,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新建橋梁橋長72.47米,橋寬13米,比老橋寬6米,上部采用3×20米預應力空心板+6米現澆板簡支結構,主跨下部結構為樁柱式墩臺。為使橋梁盡快發揮效益,公路部門將優化施工方案,精心組織施工,緊抓樁基、架梁等關鍵性控制節點,力爭在2023年1月上旬建成通車。
該橋的建成將有力解決沿線群眾交通出行問題,助推石牌鎮宜居小城鎮建設,為三明市鄉村振興建設提供良好的交通出行保障。
S219線華安段路面修復及預防養護工程開工
8月10日,S219華安段路面修復及預防養護工程開工。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在打碎挖除破損路面,施工路段均設置了警示牌,進行交通管制,過往車輛有序通過。
S219線華安段是連接漳平與漳州的重要通道,運輸重載車輛車流密集,沿線出現面板破碎、錯臺、路基下沉等病害。為滿足日益增長交通量的需求,提供舒適的交通環境,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華安分中心對S219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采取接縫處治、裂縫修復及板塊整體挖補的修復方案。
該工程實施路段總長70.14公里,由漳平交界為起點,途徑湖林鄉、華豐鎮、新圩鎮、沙建鎮、豐山鎮,直至薌城交界。路面病害修復方案為挖除原水泥混凝土面層3421.96m3及松散水穩層1842.6m3,新鋪水泥混凝土13161.4㎡,水泥混凝土路面清灌縫18920延米,裂縫處治24791延米等。工程預計投入492.3362萬元,爭取于8月底前完工通車。
G357線常山開發區平交口路面改造工程開工
8月10日,國道G357 線云霄常山開發區平交口路面改造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預計于8月30日完工,施工期間,將采用單幅封閉施工、單幅雙向通行,請過往車輛及行人提前減速注意安全,施工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國道 G357 線云霄常山開發區段是通行詔安、東山的重要通道,多年來一直承擔著繁重的交通任務,經現場勘察,該路段路面坑槽、車轍病害嚴重,為探索行之有效的路面病害處置辦法,根據漳州公路中心與同濟大學《道路交叉口瀝青路面抗車轍和坑槽技術研究》研究課題室內研究成果,將常山開發區平交口路面改造工程項目作為室外試驗項目,針對漳州地區氣候環境和交叉口特殊荷載情況,對瀝青路面結構上中面層材料進行分析,探索高模量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技術特點和施工工藝要求,評價和檢驗高模量改性瀝青 BBME-13 和 EME-20 的適用性。具體施工結構方案如下:銑刨 10cm 舊瀝青面層后,再用4cm 厚高模量改性瀝青 BBME-13 混凝土加鋪上面層、6cm 厚高模量改性瀝青 EME-20 混凝土加鋪中面層。
常山開發區平交口路面改造工程的開工標志著《道路交叉口瀝青路面抗車轍和坑槽技術研究》課題研究由室內走向室外,對于檢驗科研課題研究成果及探索紅綠燈交叉口路面病害處置方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G355線(福巴線)路面破碎板修復工程正式開工
8月9日,國道G355線(福巴線)路面破碎板修復工程今日開工建設。
國道G355線(福巴線)路面破碎板修復工程從漳州高新科技開發區草坂村至武陵村,全長8.285公里。因沿線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損嚴重,影響行車安全,為保障道路安全暢通,龍海公路分中心計劃投資52.38萬元,對該路段進行局部改造修復,修補面積1766平方米。施工內容為對破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挖除,重新鋪筑水泥路面,并施劃標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該項工程預計8月底完工,施工期間,該段道路將采取半封閉施工的交通管制措施,施工區域內禁止車輛通行,請過往行車小心慢行,注意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