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手機沒有流量,我也不會用微信”……在數字化快速發展的當下,老年人常望數字鴻溝而興嘆。在福建,通信行業在幫助老年人學習數字化技術的同時,也對部分數字化項目進行改造,使其變得對老年人更加友好。
7月22日一早,家住廈門市深田社區的翁阿姨來到附近的鐵道公園晨練。在入口處,翁阿姨從口袋中掏出一張印有二維碼的紙質卡片——工作人員用手機一掃,翁阿姨的健康狀況、核酸檢測等情況就躍然屏上了。
自今年5月起,在廈門移動運營商的技術支持下,不少社區都給老年居民發放了這樣的“敬老愛心碼”。“我沒有購買手機流量,以前每次到公共場所都要讓工作人員操作半天才能調出我的健康碼。”翁阿姨說,有了“敬老愛心碼”,她終于擺脫了因不會操作智能手機而“寸步難行”的窘境。
7月21日,一位老年人在廈門市一家藥房內出示“敬老愛心碼”,工作人員通過掃碼查看其健康狀況。(受訪者供圖)
數字化適老創新,不僅是做應用操作的“減法”,更是做服務意識的“加法”。據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開展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被納入該局“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清單,《福建省通信行業信息無障礙工作的通知》同步印發。“敬老愛心碼”、老年用戶個性化定制套餐等一批適老化創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讓數字化服務于老年人,也要提防不法分子使用數字化手段坑害老年人。“假如有人給你打電話說你家人突然進醫院了,讓你轉錢,你轉不轉?”“那肯定不轉,電話讓我轉賬的都是騙子!”7月12日,在中國電信福州六一北營業廳里,營業廳經理程斌和20多位老年人就“假如你接到了詐騙電話”的話題聊得熱烈。
“我們這個營業廳周圍有不少老小區,一到夏天就有老年人來營業廳乘涼消暑,我們慢慢發現這就是一個天然的反詐騙大課堂。”程斌說,為了吸引更多老年人來營業廳了解反詐騙小知識,他們還聯合轄區民警準備了茶飲和茶點。
7月22日下午,在福州市一家線下營業廳內,工作人員幫助老年用戶操作智能手機。(受訪者供圖)
截至2022年6月,福建省3560家線下通信運營商的營業廳均開設了老年人優先服務專席。全行業組織1047場覆蓋全省營業廳工作人員的適老化服務專題培訓,9.28萬人次受訓。社區、養老院等老年人集中的場所已開展了5328場次宣傳普及活動。
做好數字化適老服務的創新,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也推動營造出更好的尊老敬老社會氛圍。(記者 顏之宏 董建國)